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1954年3月17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3月25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12月10日,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宁西中学召开。首届自治县政治协商会议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政治活动。
察布查尔县政协自成立以来,在全国、自治区、自治州政协的指导和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的领导下,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察布查尔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风雨兼程六十载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2015年,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员会在伊犁州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漫漫60载,一个甲子的轮回。60年来,察布查尔县政协也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步履矫健的青壮年,在为察布查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拼搏着、奋斗着!
二、历史沿革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委员会(1955年12月一1959年9月)。1955年12月10日,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宁西中学召开,会议历时3天,委员39人。会议讨论了宁西县第七次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关于1950-1953年经济恢复过渡时期的工作报告及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一年的工作任务。通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委员会常委11人、主席吕兴银(县委书记兼任)、副主席沙 陀(锡伯族)和保白克·阿丹拜(哈萨克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二届委员会(1959年9月一1961年3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59年9月20日在县城俱乐部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委15人,委员59人。县委书记韩少杰兼任自治县政协主席,巴彦图(锡伯族)、沙布尔阿洪·伊斯拉木(维吾尔族)、努尔东·吐拉尔(哈萨克族)任副主席。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三届委员会(1961年3月一1963年3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61年3月16日在县城召开,历时3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59人,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三届委员会15名常委和主席韩少杰(兼)、副主席巴彦图(锡伯族)、 沙布尔阿洪·伊斯拉木(维吾尔族)、 霍坚别尔迪·马那甫(哈萨克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四届委员会(1963年3月一1965年9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3月8日在县城召开,历时3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59人,会议选举产生自治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15名常委和主席袁新(县委书记兼)、副主席巴彦图(锡伯族)、沙布尔阿洪·伊斯拉木(维吾尔族)、霍坚别尔迪·马那甫(哈萨克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五届委员会(1965年9月一1966年5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9月8日在县城召开,历时3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有50人,通过选举产生了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五届委员会常 委13人和主席袁 新(县委书记兼)、副主席巴彦图(锡伯族)、霍坚别尔迪·马那甫(哈萨克族)、沙布尔阿洪·伊斯拉木(维吾尔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六届委员会(1983年3月一1984年7月)。本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3月9日在县委会议室召开,历时3天。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有71人。这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察布查尔县锡伯自治县组织召开的首次政协会议。会议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21名常 委和主席祖尔哈里·哈里堂(哈萨克族)、副主席涂荫柏(锡伯族)、李英、富春(锡伯族)、皮达·乌斯曼(维吾尔族)、佟荣昌(锡伯族)、马苏提.合牙孜丁(维吾尔族)赛依丁·木库孜拜(哈萨克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七届委员会(1984年7月一1987年7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7月29日在县城群众旅社召开,历时3天,出席会议的委员有71人。选举产生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七届委员会21名常委和主席祖尔哈里·哈里堂(哈萨克族)、副主席涂荫柏(锡伯族)、李英、富春(锡伯族)、佟荣昌(锡伯族)、马苏提·合牙孜丁(维吾尔族)、赛依丁·木库孜拜(哈萨克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八届委员会(1987年7月一1990年8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7月29 El在县城群众旅社召开,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有78人,历时3天。选举产生了自治县政协第八届委员会21名常委和主席祖尔哈里·哈里堂(哈萨克族)、副主席李作球、韦南(壮族),陈诗杰、胡爱萍(女,锡伯族),努如拉·拜吐尔(维吾尔族)、苏崇阿(锡伯族)、专职常委董重谊和阿布力孜·牙森(维吾尔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九届委员会(1990年8月一1993年3月)。 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8月5日在县城糖烟酒公司会议室召开,历时5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有80人。选举产生自治县政协九届委员会23名常委和主席巴旦·杜南拜(哈萨克族),副主席李作球、扎英梅(女,锡伯族)、韦 南(壮族),苏崇阿(锡伯族)、努如拉·拜吐尔(维吾尔族),专职常委雷彩跃。由于工作机构精简,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九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保留了经济委员会,同时将工作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科学教育委员会合并为学习委员会;将提案委员会、文物资料保护委员会合并为提案文史资料委员会。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1993年3月一1998年2月) 。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1日在县人民政府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85人,历时3天。选举产生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24名常委和主席巴旦·杜南拜(哈萨克族)、副主席李作球、英梅(女,锡伯族)、韦南(壮族)、努如拉·拜吐尔(维吾尔族),专职常委雷彩跃。第十届委员会设办公室、经济委员会、综合工作委员会、提案文史资料委员会共四个部门。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十一届委员会(1998年2月一2003年1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2月9日在县城召开,历时3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92人,实到91人。通过选举产生了自治县政协十一届委员会25名常委和主席托甫拜·阿斯勒别克(哈萨克族)、副主席朱自海、阿尔瓦洪·塔里甫(维吾尔族)、伊文良(锡伯族、努如拉·拜吐尔(维吾尔族),专职常委戴树森、韩玉珍(女,锡伯族)、玉素甫·卡得尔(维吾尔族)。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十二届委员会 (2003年1月一2007年10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1月17日在自治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历时3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103人,实到84人。选举产生自治县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主席买买提·纳提别克(哈萨克族)、主席王德民、布力克木·伊明(维吾尔族)、文(锡伯族)、如拉.拜吐尔(维吾尔族)和常委25名。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2007年10月一2011年9月)。本届第一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4日在自治县县委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历时3天。通过选举产生自治县政协十三届委员会主席努尔夏提·霍加尔期坦(哈萨克族)、主席陈翠英、阿布力克木·伊明(维吾尔族)、立功(锡伯族)、努如拉·吐尔(维吾尔族)和25名常委。
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十四届委员会 (2011年9月一至今)。本届第一次会议于2011年9月11日在县委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历时5天,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103人,实到103人。通过选举产生自治县政协十四届委员会主席努尔夏提·霍加尔期坦(哈萨克族)、副主席陈翠英、多尔坤·伊明江(维吾尔族)、赵立功(锡伯族)、斯甫江(维吾尔族)和19名常委。第二次会议于2012年1月16日举行,会议选举魏斐民为政协常委、副主席。第四次会议于2014年1月2日举行,选举卢世坤为政协常委,选举王瑞成为政协常委、副主席。第五次会议于2015年1月2日举行,选举何福莲为政协常委、副主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察布查尔县政协的组织机构也随之陷入瘫痪状态,直到1983年3月9日,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察布查尔县政协的工作才又回归正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委员会有委员103人,分属于共产党、科技、农民等19个届别,会议任期也由刚开始时的四年、两年、一年、三年逐渐与全国同步,从第十届会议开始政协每届任期五年。
1984年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七届委员会的文史资料和文教卫生工作由涂荫柏同志负责;科学教育工作由李英同志负责;提案工作和经济发展工作由富春同志负责;办公室主任安英杰担任。1990年由于工作机构精简,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九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保留了经济委员会,同时将工作委员会、文教卫生委员会、科学教育委员会合并为学习委员会;将提案委员会、文物资料保护委员会合并为提案文史资料委员会。在2000年机构改革后,县政协的工作机构由办公室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科组成,政协机关不再设专门委员会。
目前,县政协是第十四届委员会。2011年,县十四届政协会议召开时共有103名委员,由19个界别组成,其中中共党员45人,非中共党员58人;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共19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4人。
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履行职能,努力为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始终是察布查尔县政协在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
60年来,县政协始终牢牢抓住不同时期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很好地把握了规律性,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创造性,积极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如在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委员会召开期间,参会的政协委员就讨论了宁西县(1954年3月之前,察布查尔县名称为宁西县)第七次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关于1950-1953年经济恢复过渡时期的工作报告》及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一年的工作任务。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县政协在围绕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兴县、加强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协商讨论,提出了许多很有分量和见地的建议案、调研报告和视察报告,有力促进了社会各界的团结,极大调动了全县各界人士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县政协自十三届委员会,共收到提案349件,其中涉农提案累计85件,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提案有106件,工交财贸类提案和其它类提案共有51件;十四届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03件,其中涉农提案124件,涉及科教文卫方面的提案104件,涉及工交财贸方面的提案111件,社会事务方面的提案50件。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到了彻底解决。如针对委员提出的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做好伊犁河防洪工作方面的提案,仅2008年我县就争取到国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3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5456.41万元,新修防渗渠170.41公里、水工建筑物770座,新建防洪堤坝5.45公里,实施低产田改造0.8万亩。并投入近1000万元,先后完成了《察布查尔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察布查尔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等四个规划和《察布查尔县伊犁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相继建设了加尕斯台水库、察布查尔县沿伊犁河景观大道(永久性防洪大坝)工程,南岸大渠灌区工程,彻底根治了沿河水患,为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针对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县委要求把景观花卉苗木产业打造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按照上市公司底盘打造了森源景观苗木公司,建立了专业门户网站(www.cxjgmm.com),作为展示交易平台。同时着力打造纳达齐乡、良繁场、堆齐乡等设施农林生产基地。《关于解决各乡镇村村通和户户通油路工程的提案》,2014年县财政投资1.56亿元,在全县实施了430公里“户户通”油路工程,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阿帕尔村油路问题,当年铺设油路总里程是全疆当年铺设里程的总和,察布查尔县也成为全疆第一个乡镇村村村通和户户通油路全覆盖的县市;针对委员反映的县城内机动车占用行车道、人行道和随意摆停的问题,2014年县委、县政府责成县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以实施老城区22条街道及两个广场改造工程为契机,在县城中心区域支干道上规划画设了停车位,并安装了执法监控设备,规范了机动车停放,畅通了道路,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针对委员反映的对县城老楼供热设施维修改造的提案,2013年为保证供暖质量,提升热力公司运行效率,县人民政府注册了察布查尔县伊特热力有限公司。并投入5445万元,新建供热管网7.9公里,新建了3号40吨流化床蒸汽发电锅炉和4号100吨流化床水锅炉。完成了存在突出问题的36栋楼8.5万平方米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对城区1.2公里二次管网进行改扩建,并对2008年以前建设的58栋老旧楼房全部做了外墙保温,集中供暖质量明显改善。针对委员提出的加快我县设施农业无公害认证工作的提案,县委政府立足边境线的区位优势,实施外向型设施农业发展战略,完成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备案3255亩,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针对《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改善医疗卫生设备,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做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面的提案,近年来全县投入1888万元,新建了14所乡镇卫生院和36所村卫生室,并投入349万元用于购置基本的医疗器械,公开招聘40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对全县卫生事业单位400余个岗位进行重新设置,实施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为贫困救助对象代缴参合基金和二次医疗救助等制度,各族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医疗需求得到进一步发展。《关于改善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教育资源、解决乡镇双语幼儿园阵地》等方面的提案,自治县坚持以教育“两基”迎“国检”为契机,撤并学校28所,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共投入5992.3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和购置教学设备,县政府还争取资金1760万元,对部分学校进行抗震加固改造。针对《关于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等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仅2008年县政府就投入了1068.17万元进行基层组织阵地和乡镇文化站建设,完成8个基层组织阵地新建改造项目和15个乡镇文化站新建项目。
四、不断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是提高政协履行职能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历届省政协都十分重视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政协各项建设的首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手段,推动政协履行职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学习实践,创新观念,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政协工作
县政协班子领导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利用政协常委会议,组织学习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修订的《政协章程》以及新时期政协理论知识,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履职能力建设。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外派机关干部参加自治州政协和州、县党校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适应新时期政协工作的能力。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增强委员学习效果。通过召开政协例会、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发出致委员的一封公开信、召开专题座谈会和观看电教(视)片、开展讨论等形式,与组织部门配合,分期分批组织开办委员培训班。通过学习与实践,增强了学习效果的转化,进一步统一了各族各界委员思想和行动,增强了履行职能、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政协职能的有效履行
多年来,察布查尔县政协认真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自治区党委、伊犁州党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不断巩固和完善政协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政协三项职能的有效履行。如建立完善了党政班子成员出席政协全委会、分管负责人出席政协常委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议制度。强化政协工作的程序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了政协主席会制度、常委会制度,使政协工作的民主决策机制更趋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三项职能。
(一)协商议政参与深、平台大
积极参与县委中心工作,主动当好参谋助手。建立《政协委员参与重大事项工作机制》,坚持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的原则,积极搭建政协委员协商平台,努力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实施,使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切实有效。通过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参加县委、政府专题工作会议,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政协参谋助手作用。县政协注重议事程序,采取全体会议广泛协商、常委会重点协商、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形式,通过选择涉及自治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课题,以及加强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工作进行充分协商和讨论,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呈报县委。
首先围绕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开展政治协商。重视开好全委会。如十三届委员会以来,103名各族各界委员紧紧围绕自治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认真听取和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基础上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提案438件,经审查整理,立案346件,办结率在91.6%,使一些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定期召开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在县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上,通过选择在全县影响较大,涉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课题,如“自治县‘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以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等,进行协商和讨论,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民主监督抓手多、效果好
积极发挥政协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委员主动参与全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及社会稳定等各项监督,不断完善以党内监督为核心,人大法律监督为支撑,检察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监督机制。一是坚持工作通报制度。政协委员积极参加自治区党委在我县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县液化气站销售不合格液化气听证会、县集中供热中期评估评审会、煤矿整合、集资统建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人民报告”等一系列监督活动,听取委员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各项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二是建立委员参与重点工作监督制度。成立由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县重点工作开展督查。通过委员们直接参与全县各项工作的监督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被监督单位由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邀请委员监督,委员由被动监督,转变为自觉监督,委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政协委员与被监督单位的良好互动,推动了全县重点工作的落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调研视察献良策、出成效
自2011年以来,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分别组织相关界别的委员开展了20批、160余人次的调查视察活动。我们精心开展了《奶牛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农牧民安全饮水现状及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山区乡扶贫开发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建立健全司法调解与基层调解组织联动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专题调研和校舍抗震改造(更新)项目、“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的视察,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的大部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落实,进一步提高了政协建言献策的实效性。最后,不断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政协积极组织委员参加对县党政主要领导、部门领导的绩效公众评议活动和座谈会,十三届委员会期间参加评议活动的政协委员达232人次,及时将征求到的178条意见建议提交给有关领导,有力促进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四是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全力维护自治县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的优势。多年来,县政协领导积极履行乡村和社区第一书记职责,经常深入联系点,走访基层政协委员、爱国宗教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掌握舆情动态,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通道,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6.26”事件发生后,县政协第一时间组织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各族各界政协委员带头亮明态度,召开各类声讨会、情况通报会48场次。基层政协委员积极行动,配合当地党委,主动走访入户,讲明事件真相,宣传中央、自治区、州党委和县委的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揭露暴力恐怖分子的血腥暴行和反社会、反人类的凶残本质,共同做好团结、宣传、引导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发挥了维护稳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领会和实践,具有搞好民族团结的政治优势。县政协领导始终坚持“走下去、抓起来”的团结维稳方针,坚持在敏感节点和日常生活中慰问走访爱国宗教人士,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定期与爱国宗教人士谈话两项制度,了解掌握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动态,与宗教界人士广交朋友,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辟“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通道,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全疆发生暴恐案件后,县政协都是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常委会议和宗教人士会议,坚决同“三股势力”做斗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如“6.26”事件发生后,县政协第一时间组织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各族各界政协委员带头亮明态度,召开各类声讨会、情况通报会48场次。2014年7月28日,县政协就率先组织召开全县少数民族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宣誓大会。基层政协委员积极行动,配合当地党委,主动走访入户,讲明事件真相,宣传中央、自治区、州党委和县委的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揭露暴力恐怖分子的血腥暴行和反社会、反人类的凶残本质,共同做好团结、宣传、引导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发挥了维护稳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县政协认真总结近年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于2015年3月25日在州政协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做了题为《发挥优势,履职尽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会发言,受到了与会单位的一致好评。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夯实政协工作基础
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发挥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和优势,增强界别活动的成效。注重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加强委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委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始终保持与党委政府的密切联系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强协作配合,增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活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六是认真做好政协换届工作,把好委员“入门关”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委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协能否在履行职能中发挥重大作用。做好政协换届工作,选好委员是关键。为此,本届政协在县委的统领下,利用换届契机,把好委员的“入门关”。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委员的协商提名推荐工作中严把政治关、素质关,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由政协党组会同组织部、统战部共同把关,坚持选好人,选知识层次高的人,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选热心于政协事业的有责任心的选人标准。为真正实现政协代表面宽,人才荟萃,来自社会各阶层这一优势提供了保证,并为新一届政协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文由政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