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民族区域自治篇
>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仇兴辉)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仇兴辉)
发布时间:2023-04-16 19:18
415

被称为“中华锡伯族第一镇”的沈阳市新城子区兴隆台锡伯族镇,于1983年建乡,1985年1月改为镇,现改为兴隆台街道。

兴隆台锡伯族镇位子沈阳北郊博士公里处,区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辖区十七个行政村,1.4万人,其中锡伯族人口为4300,占全区人口的31%。过去,这里是十年九涝的穷村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比较低下。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鼓舞下,这里的人民发扬团结务实,拼搏争先的精神,开发水田,规划布局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后,它的整体形象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这个华夏锡泊族的发源地,已成为东西锡伯人民在东北交流的中心,和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的沈阳市十八个中心示范镇之一。

    农业地位稳固,优质稻米驰名中外。全镇4.3万亩耕地中,水田面积占91%,年产水稻4500万斤。清纯的辽河水和部分地下水灌溉以及精选的优质稻种.使这里的大米质优味美,目前已远销广州、北京、香港以及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和赞誉。正在开发研制的“锡伯贡米”及无公害绿色大米,正在为海内外的各界人士所关注。

    二、三产业发达,税源稳定。以铝型材、电线、电缆以及造纸等为主导产品的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诚实善良的兴隆台人民视“投资者为上帝,引荐者为功臣”。他们诚挚邀请海内外投资者来兴隆台发大财。这里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四通八达的通讯设施以及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目前全镇各类企业已达50余家,年产值已逾七亿元,成为全镇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与本镇的乡镇企业相配套的商饮服务业等发展迅速,具有锡伯及朝鲜族特色的小餐饮远近闻名。如兴隆台镇的“四小名吃”即“锡伯八旗大肉,朝鲜族风味狗排;酱焖泥鳅及六碗鲜汤”,让人垂涎欲滴,诱来八方食客小聚于此,以饱口福。

规范规划,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自一九八四年改乡建镇以来,镇党委和政府从发展地区经济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规划小城镇,使其整体布局趋于合理,城镇形象初具规模,城镇规划内面积达四平方公里,人口过三千多。街道经纬交错,标志分明。镇政府及金融、电业、工商、税务等二十余家驻镇单位楼房林立,与居民住宅楼及二百余家各类服务网点交相媲美,街道热闹繁华。夜色降临,盏盏路灯与网点霓虹灯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农村城镇靓丽的特色景观。

齐抓共管,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兴隆台锡伯族镇人民的优良传统。这里有锡伯族中学、小学,同时还结合镇内朝鲜族聚居的特点,设有朝鲜族中、小学。各个学校设施较为完备。新扩建的锡伯中学教学楼内的微机室、语音室及实验室等设备均达到一流水平。集病房与门诊楼于一体的锡伯族卫生院,医疗设施达到全市乡镇先进中心医院水平。花园式的敬老院大数,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了根本保障。具有民族特色的镇文化站,不仅丰富了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启动锡伯族民俗文化工程提供了良好条件。

    目前,关于全镇的未来规划蓝图已经确定。党委和政府决心带领全镇人民继续发扬不畏艰苦、开拓务实和锡伯人民的“西迁”精神,决心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锡伯族家园。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