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民族区域自治篇
>
吉林省扶余县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白长友)
吉林省扶余县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白长友)
发布时间:2023-04-16 19:18
366

三骏乡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2005年9月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扶余县三义乡,三义乡行政区域划归四马架乡管辖。同年10月25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后更名为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2005年10月29日正式宣告成立。该乡地处吉林、黑龙江两省交汇处,位于扶余县的西北部,西临松原市,北与肇源县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全乡幅员面积290.54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55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50 202口人。其中有少数民族村4个,锡伯族村1个,即西达户村;满族村1个,即苏家村;蒙古族村2个,即郎郡村、嘎尔奇村。

西达户村——即锡伯族居民聚居村。西达户村位于三骏乡政府北10公里处。北临第一松花江(松花江干流)。全村幅员面积63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0公顷。该村共有319户,人口1 337人,少数民族户245户,少数民族人口1 025人,其中锡伯族人口241人。全村拥有1个自然屯,4个村民小组,锡伯族小学1处。该村以农业为主,养殖、劳务输出和临江捕鱼为辅,全村年经济总收入840万元,人均纯收入3 200元。

岁月不居,地灵人杰。早在后金末期,锡伯族人便在这里沿江而居,繁衍生息。清初以来,随着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三骏乡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满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朝鲜族、傈僳族、苗族、黎族、白族9个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这个民族乡的设立,使三骏乡能够充分享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民族风情,名胜可观。全乡4个少数民族村,习俗各异,韵味浓厚,使人能够尽情领略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满族人聚居地苏家村是天主教圣地,德籍华人齐罗格在这里建造了天主教堂,古朴庄重,名闻遐迩。抗战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萧振瀛诞生在这里,其故居保留完好,纪念馆修缮一新,可供游人参观、考证。日本侵略军屠杀惨案的发生地双丰村高家粉房屯,现已成为扶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骏乡政府驻地之南,土地宽广平坦,是商家投资建厂的理想选置;乡政府驻地之北,临江傍水,是有着极大开发潜力的旅游场所。

资源丰富,矿藏众多,地下石油资源丰富,是中油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松原境内重点勘测的区块之一。境内地下有大量的油母页岩、耐火土、烧碱、硝、碘等,都尚待开发中。全乡耕地15 953公顷,草场7 481公顷,林地1 812公顷,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有第一松花江流过,总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有可养鱼水面1 272公顷,具有发展农牧渔业经济和旅游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

松嫩乐土,农业发达。这里江带三方,田沃千顷,气候温和,寸土皆绿,岁岁五谷飘香,年年五业兴旺。主要盛产有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盛产的工业原料辣椒—韩椒,已远销到南韩等地。冯家、苗盛村盛产的西瓜、大葱、闻名全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玉米、韩椒、西瓜、大葱为主导产品的农业产业经济和以畜牧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沿江捕捞为主的多种经营雏型。

工业立乡、初具规模。全乡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力明显加强,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以扶余县茂源糠醛有限责任公司、扶余县三川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企业群正在三骏逐步形成。目前,全乡已形成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服务工业的良好氛围。

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扶余北线公路从境内穿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水上交通方便,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有孤家子、达户两处码头,上行可到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下行途径哈尔滨市,可直达边境口岸,与俄罗斯通航。全乡邮电通讯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公众传真、国际国内电话直拨、特快传递、网络传输等先进通讯手段广泛应用。移动通讯发展迅速,乡政府驻地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接收信号塔。乡村电话全部实现程控化。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便利的交通和最优质的服务,使三骏乡成为投资者的理想选择之地,成为松花江沿岸少数民族民俗观光旅游最佳去处。

(本文原载《当代吉林锡伯族》2010年)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