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社会调查篇
>
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变化趋势调查 (1990——2000年) (何志鹏)
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变化趋势调查 (1990——2000年) (何志鹏)
发布时间:2023-04-16 21:06
448

一、引言

锡伯族是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锡伯族历来有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普及较早。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随着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落实,通过锡伯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笔者对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黑龙江省人口普查资料,从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在校学生比例、文盲率、职业构成、平均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各个文化层次上的锡伯族文化水平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描述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现状。

二、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分布情况及发展变化

锡伯族是我国五十六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锡伯族源于鲜卑,发祥于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地区。1699年清朝政府将黑龙江地区的锡伯族迁徙到归化(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后改迁至盛京(辽宁省沈阳市)。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将盛京的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现在全国性锡伯族节日“四·一八西迁节”即为纪念这一历史壮举。

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国锡伯族人口188824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主要分布在辽宁(占70%)、新疆(占18%)、黑龙江(占5%)。

锡伯族是黑龙江省十个世居民族之一。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8886人(五普),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锡伯族人口在百人以上的市、县,有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大庆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绥化市、阿城市、双城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龙江县、甘南县、富裕县、讷河市、虎林市和宝清县。

锡伯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锡伯文字是在满文基础上形成的拼音文字。黑龙江省境内的锡伯族长期与汉族杂居,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早已失传,通用汉语汉文。

根据全省锡伯族人口数据,可以把我省锡伯族人口发展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3年至1964年,锡伯族人口41人增加到229人,人口增长率139.26%

第二个阶段:1964年至1982年,锡伯族人口229人增加到2,646人,人口增长率168.14%

第三个阶段:1982年至1990年,锡伯族人口2,646人增加到9,181人,人口增长率110.51%

第四个阶段:1990年至2000年,锡伯族人口9,181人减少到8,886人,人口负增长率3.27%

我们看到,第二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我省锡伯族人口总数超常规变动。可见,锡伯族人口数量变动,除了自然变动、国际迁移变动因素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变动(包括更改民族成份和民族通婚子女选报为锡伯族者)因素。

三、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民族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素质是社会历史范畴,主要是指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其中,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中心,是衡量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人口文化素质亦称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人口文化素质的一般通用的指标有:人口文化水平的构成;受过高等教育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文盲率;人口职业水平构成;社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文盲率、大学生的比重和高级知识分子的比重。

依据人口文化素质的通用指标分析,黑龙江省锡伯族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大幅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文盲、半文盲人口减少,文盲率迅速下降,黑龙江省锡伯族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一)拥有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大幅增长

两次人口普查黑龙江省锡伯族总人口如下:四普(1990年)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总计9181人,五普(2000年)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总8886人。因为时间关系,2005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我还没有完成汇总和分析,今天我仅介绍一下2000年的基本情况。

从纵向看,2000年我省锡伯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1.13%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学(含大专以上)教育的有906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10.95%;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626人,占19.65%335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40.49%;只接受小学教育的有2216人,占26.78%

从横向看,2000年黑龙江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朝鲜族(94.33%)位于第一,锡伯族(91.79%)位于第二,均高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90.85%),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90%)。6岁及6岁以上人口,锡伯族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即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岁及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重为10.95%;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朝鲜族(48.35%)位于第一,锡伯族(19.65%)位于第五;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赫哲族(21.69%)位于第一,锡伯族(40.49%)位于第六,都低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43.09%)和全省平均水平(43.81%);只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数的比重,满族(38.19%)位于第一,锡伯族(26.78%)位于第九,低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32.82%)和全省平均水平(35.17%)。

(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大幅度增加

我们仅仅从这十年间的变化可以看到,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即大专以上学历者)增长最快。6岁及6岁以上人口,大学(含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906人,占6岁及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重,锡伯族(10.95%)位于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5.07%)和全省平均水平(5.07%)一倍多。

(三)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我省锡伯族人口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学(含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906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162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数335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减少到2216人。小学文化的人数减少,主要原因之一是九十年代以来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小学在校人数减少。原因之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一般都可以进入初中继续学习。

(四)文盲率大幅度降低

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而言,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是衡量教育普及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也反映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状况[4]。分民族看,十五岁及以上人口中,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文盲率都比较低,特别是,我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盲率也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3%)。其中,锡伯族文盲率最低(2.03%),低于少数民族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仍然有6760人的文盲人口的存在,而且两次普查相比较,人数的变化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由我省锡伯族人口数据比较,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文化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心已由初中偏向小学向初中偏向高中上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省锡伯族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中,高中(含中专)只占了14.60%,远远低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初中和小学的比重也落后于全省少数民族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可见,进一步提高锡伯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任重而道远。

我们相信,随着黑龙江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各级政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我省少数民族必将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优化人口文化构成,使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