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新疆是在1986年9月中旬,新疆伊犁锡伯族召开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研讨会,我随辽宁代表团出席,从乌鲁木齐乘长客到伊犁时,中途在独山子住宿,我自觉发烧,使我想起当年西迁路上的艰难,很长路段是沙漠,一年零四个月到达伊犁,一路上生小孩350多,他们走路、坐车,今天我坐的是火车、汽车,万余里艰难路他们是怎么走的啊!
在会议期间听了大家的介绍,使我开始认识自己的民族,经过荒漠,疾病和战乱,能生存下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他们还把语言文字传承下来,会议结束后,先到伊车嘎善锡伯族乡探亲,之后又到自治县各乡镇走访,看见不少在老家见不到的东西,感到特别新鲜,去过小学和中学,还给一中做了抗美援朝战斗的报告,看了萨满表演,参观了庙宇,射箭厅,最感兴趣的是察布查尔大渠老龙口和文工团的演出,活动期间我还拜访了在大连工学院读研究生葛俊凤的父母,还拜访了傅金生的母亲李梅,在关玉成和公安局长关景连陪同下到七乡拜访了兴福阿,经关景连做通思想工作,请出来家谱,经关玉成翻译是从盛京岫岩县拨来的,后由佟加.庆夫翻译得知是叶赫那拉部,那其布禄的后裔.可以说:会外活动比会内收获更大。
第二次去新疆是1989年10月,出席自治区锡伯族语言工作会议,与给毛泽东主席当过翻译的德林住在一个房间, 交谈后认为他是锡伯族的骄傲,会议中见到了1959年到东北社会调查的肖夫在一个组,讨论时都说锡伯语我听不懂请刘成给我当翻译, 期间还合影影留念,后来,看了他写的《锡伯族简史》,对他和吉庆的东北之行特别敬佩,还与我父亲交谈过,我在会上介绍社会调查成果,就是锡伯族的原始供奉,因为锡伯族尊敬祖先,供奉物是不让外人看的,今天能看到实物照片也是难得的.会后将照片赠给关伊梅。
文林向我提出大连社会调查成果很好,能否召开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我向他提出建议,黑龙江锡伯族有条件,距嘎仙洞还近,我又向松花江林管局党委书记蔡纯生建议,经协商达成共识,1990年哈尔滨锡伯族联谊会召开了历史文化研讨会,还组成五省(区)考察团到大庆油田参观,考察了齐齐哈尔市辖的富裕县繁荣乡辉发村的锡伯图尔城遗址,在齐齐哈尔锡伯族联谊会召开座谈会,苏德善作中心发言,然后到嘎仙洞考察,当站在洞中向外看时好似神仙住的地方。先祖们在这里过着野人生活,这次是锡伯族第一次来考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之后焦建成拍了《望长城》,近几年回老家考察和探亲的都要去嘎仙洞拜祖寻根。
第三次是1996年5月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出席全国首届古籍文化研讨会,这次我是带着问题去的,1992年5月,辽宁省锡伯族史学会和沈阳市锡伯族联谊会共同召开的“锡伯族习俗研讨会”期间,负责学术研究的副理事长何兴武召集各地代表研究本世纪未出版工作事宜,把收集编写“锡伯族人物”的任务交给我,因他知道我对丹东锡伯族的调查基本完成,并提出三条:说我一是在锡伯族内有威望,二是年龄不算大身体好,三是花一点也能承受得了。我认为这是他对我的信任,既没有计划又没有资金保障走着看吧!
研讨会期间,我与吉庆住在一个房间,会外我们广泛交谈,首先谈的是1959年到凤城县蓝旗调查与那老师交谈,我说那是我的父亲,其次我谈了沈阳会议给我的任务,4年多的进展不理想,我要写新疆锡伯族,但现在就是我一个人,写全民族的面太大,名人很多,提出我的想法,范围划在我接触的人和事,他表示赞成,我又与辽宁省民委副主任佟钟时交谈过,也表示同意。
1994年以我为主编辑出版了《锡伯族图录》,在县长扎玉升的关怀支持下,教育局局长刘成和关玉成帮我销售200本,这次关玉成叫我再寄200本帮我销售,永志坚在会议总结时说:大连出版的《锡伯族图录》第三部分原始崇拜,是研究锡伯族历史文化最珍贵的资料.
通过前三次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对我的印象是,新疆的锡伯族才是真正的锡伯族代表,所以,我写了“二十世纪新疆锡伯族的政治地位”寄往各地,有的同胞来信说:题目太大了,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总工程师李力信中说:写新疆锡伯族困难太大,材料不好核实,这次到新疆来还未改变我的决心。
会议期间,观看了文工团的演出,伊车嘎善锡伯族乡韩富清校长对我说:晓丹在文工团当舞蹈演员,我听了后很高兴,10年后她真当上演员了,晚会结束后韩富清领我到后台看了他的女儿晓丹。这要从头说起,1986年9月,出席伊宁研讨会后,代表们到伊车嘎善乡访问,代表有的在会议室交谈,有的到农户走访,我拿着相机在院子里观看8岁小女孩打少林童拳,我认为打得很好,就把她领到会议室,找到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编导春英,并说明情况,春英像体操教练一样教她做动作进行测试,春英说:是个舞蹈苗子。1991年她考入新疆乌鲁木齐艺术学院舞蹈中专班,毕业后分配到县文工团,1996年9月考入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1998年11月参军,在兰州军军司令部,后勤部文工团从事舞蹈专业。
参加伊犁锡伯族纪念西迁节活动,省民委副主任佟钟时讲话,期间,我与1986年相识的尔吉春会长和边防团团长转业到技校工作的郑勤泰,还与兴福阿儿子信明和他女儿衣元兰合影,第2天参加自治县在爱心舍里镇水磨沟举行的纪念西迁节大会,这种形式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是新疆锡伯族纪念活动的传统形式,会场内设了射箭表演场,会场外架起大锅做饭,会后席地野餐,在自由活动时我找到本家族从抚顺到这里安家落户的那英,请来了佟钟时主任和扎玉升县长照一张与亲人的合影,又与10年前帮助我搞调查的关玉成和1986年相识又与1991年到大连去我家拜访的关伊梅合影。
这次参加伊宁市和自治县的纪念活动,加深了我对新疆锡伯族的认识,每次来都有新发现,感情一次比一次深,更加促使我对新疆锡伯族的调查。
会议活动结束后,扎玉升县长指定关玉成陪我调查走访,访原文工团肖昌、文兰夫妇,对肖昌为《锡伯族图录》书写锡汉文书名表示谢意,还看了他的服装设计,到拍西迁电视剧编导安鹏寿办公处,他介绍了剧本和筹备情况,他12岁当兵,后转业到上影,因为是同行,有说不完的话,唠了一天,关玉成和他陪我看望了那英,又到七乡拜访石佳氏,关玉成汉译家谱记载是兴京(今新宾县)拨往伊犁, 官1人,披甲7人,共8人,随西迁队伍西迁的有妻7人,有一名披甲未婚,3家父母4人,最高龄70岁,子女5人,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共24人。是记载西迁成员最珍贵的资料,还到那英公婆家看望,家谱记载:凤凰城正蓝旗,我家就住在正蓝旗,没有富察氏了,还拜访了报社社长永博寿,研讨会他写锡伯语言的论文,我收入《丹东锡伯族志》中一节。还到图伯特后裔家见了图伯特用过伪公文皮包及一份诰封,还拜访了伊犁州人大原副主任吉庆,请他多关注。关玉成与郑勤泰陪我再次拜访兴福阿,我介绍了在岫岩县洋河乡那家堡子找到镶蓝旗锡伯那,县人大主人管树声和夫人白女士设宴,17岁的女儿管丽娟在大连工学院学习,请关注,离开伊犁到乌鲁木齐市关玉成给买的飞机票,10天的伊犁之行收获很大。
到乌鲁木齐住在关春德家,他陪我看望了傅荣昌、关晓华等理工大学毕业在工学院工作的学生,拜访了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林,他对我说:东北老家也要写,还访了顾贵宝并到佟加.庆夫家做客,扎鲁阿都是积极支持者,永志坚转达了张秀英的邀请,因为她儿子也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一定要到她家做客,永志坚,焦熙良,关春德陪同,1997年张秀英到大连看儿子时还到我家来访,结束了新疆之行,为扩大征集资料打下了基础。
关春德是一位热心民族工作的人,他把我给他写的信复印后到处散发宣传,是新疆锡伯族入书多的因素.到2000年收到人物资料200多人,在出席沈阳锡伯族第四次研讨会前夕我与韩启昆协商共同编好这本书,想到一起了, 他看了资料后仍感不足我们又扩大征集面,发了征集函,这时才决定征集东北三省,2002年我去9月我去长春,12月又去沈阳市新城子区。
关春德给我寄来的新疆锡伯语言学会编的通讯录,凡是在征集范围的都发了函,特别是在部队工作的都联系上了有6人提供了材料,安彭龄收到我写的《二十世纪新疆锡伯族的政治地位》后,他写了“我们的祖先在东北”,收入《中国锡伯人》781页,“我的母亲”收入《中国锡伯人》688页,我在修改文稿时使我对安家的认识有了发展,写了“我与安家兄弟姐妹的情缘”, 收入《中国锡伯人》698,她们是同母异父的子女10人,我见到了6位,有2位通过电话,都提供了材料,是入书《中国锡伯人》唯一的一家.
新疆锡伯语言学会的第一任会长是自治区民委原副主任舒慕同是,其后继任会长的有忠录、文林、班吉苏、贺忠德、永志坚等都提供资料, 舒慕同写的“清末民初锡伯留俄、留苏学习概况”(苏德善作了补充), 收入《中国锡伯人》1394页,忠录写的“锡伯族萨满文化调查概述”, 收入《中国锡伯人》189页, “ 伊犁锡伯营参加讨平张格尔叛乱事”, 收入《中国锡伯人》338页, “民国时期任县长以上职务的新疆锡伯人”收入《中国锡伯人》388页, 文林写的“伊犁阿合买提江·哈斯木名义的专科学校锡伯班”, 收入《中国锡伯人》1405页, 班吉苏写的“中央团校第五期少数民族班”, 收入《中国锡伯人》1415页, 贺忠德写的“今日新疆锡伯族”, 收入《中国锡伯人》421页,多年来我了解到新疆锡伯语言学会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值得我们学习, 特请永志坚会长写了“发挥学会作用 繁荣学术研究 ”, 收入《中国锡伯人》616页。伊犁师范学院舍吐肯写的“论图伯特《锡伯族作家郭基南创作述评》收入《中国锡伯人》578页。吉庆写的《锡伯射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收入《中国锡伯人》1231页,“我们在民大学习”(西安民族大学)收入《中国锡伯人》1411页。
2008年8月11日郭梅珍教练率中国射箭队, 参加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男队获得铜牌,要来了她在比赛中的照片,由郭庆写了她的事迹。、我找到了那锦贤的丈夫顾永福在体委工作,体育这章的不少人物都是他整理的,为该书体育章填补空白。
我拿到骑兵连指导员吴豪敏写的锡伯英雄骑兵连的材料,哈拉热镇国排长写的塔城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战斗材料和伊车嘠善锡伯族乡二中校长韩富清写的伊车嘠善锡伯、达斡尔骑兵排的战斗材料,我把3份材料合成为“英雄的锡伯骑兵”,收入《中国锡伯人》406页,2004年认识的巩留关英杰写了“锡伯英雄话一家……..记英雄辈出的伊拉里氏一家” 收入《中国锡伯人》359页,国文建议教育章增加高级教师,本节22人中伊犁地区为15人。国务院下派代职于部关锐捷任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他写了“弘扬西迁精神,共建和谐新疆”。收入《中国锡伯人》574页。请伊克坦写了已故著名翻译穆旭东的材料,赵柏青提供了几任文工队长、团长和文工团的资料,收入《中国锡伯人》1354页。
首先我要找的给毛泽民当过翻译的何玉英大姐,她转业到沈阳后,1986年在韩启昆家见过面,我在乌鲁木齐找到她本家的何维忠,给了在深圳的地址,她写的“怀念葛慕春同志”收入《中国锡伯人》704页,苏德善提供在新疆和平解放时作出贡献的安崇文团长在兰州找到,哈拉热镇国提供的哈焕章,广玉清都在北京找到了,广玉清提供的安志刚在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找到,安玉如提供澳大利亚的关寿清,还找到著名画家托永寿的资料。
关伊梅给我寄来第一份报纸是《伊犁日报》记者燕玲写的“一个锡伯女子的传奇故事”,就是素花改嫁“苏丹汗”的故事,收入《中国锡伯人》393页,第二份报纸是锡伯族著名青铜艺术家关洪野,找他的目的有2个,一是为入书提供材料,二是叫我与关洪野联系能否去自治县研究为图伯特立铜像的事,我与关洪野联系上后,寄给我的 “铸造坚韧人生的锡伯人……青铜铸造艺术家关洪野” 的材料, 收入《中国锡伯人》722页,2003年关洪野去自治县参加纪念西迁节活动,与县领导达成协议,铸造2尊图伯特铜像,2004年我出席自治县纪念西迁240周年暨自治成立50周年庆典时,在民俗园会见了关洪野夫妇,并在图伯特铜像剪彩仪式后与关洪野夫妇,、关伊梅合影。
8月29日,大连代表团应伊车嘎善锡伯族乡的邀请,出席建乡50周年庆祝大会,在乘车将离开时,付小芳乡长唱了一首小白杨的歌,歌词很感人,回来后从网上查到,主人翁程福胜是伊犁锡伯族人。我给关伊梅去信请她帮助找到程福胜并要一张母亲与他的合影。不久她寄来了程福胜材料与母亲的合影,使我更感动的是他在距伊犁800里塔城地区的小白杨哨所前合影的照片寄给了我。小白杨这首歌唱了30年,但大家并不知道它的来历。2014年9月2日《解放军报》题为“边关,那棵挺立的小白杨” ,编者写道:2014年4月,习主席在视察新疆军区部队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本期的《文化观察》栏目,与你一同走进新疆塔城地区,分享他们30多年来传承小白杨文化。边关,那棵挺立的小白杨,”第一篇文章题目是:小白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第二篇文章题目,从一首歌到一种精神,第三篇文章是阎维文写的我与小白杨的情结。值得高兴的是文中写有锡伯族战士程福胜。
故事就是这样一篇一篇来的。人物就是一个一个找的,锡伯族像磁场一样产生强大的磁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从1992年到2006年14年的时间里找到入《中国锡伯人》入书共540余人,新疆以及新疆在外地工作就收入228人,占《中国锡伯人》五分之二。充分体现了新疆锡伯族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也是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2004年8月,我与夫人吴翠华出席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西迁伊犁戍边240周年,这是我第四次到新疆第三次到自治县,我已75岁高龄了,当我说要去新疆时老伴说:我陪你去,听到她说的陪我去这是对我的关怀和支持非常感激。我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庆祝动,利用这个机会多会见一些各地来的和新疆入书的同胞,向大家介绍2003年11月初稿情况,通过走访,座谈听听大家的意见。30日在六乡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与龚义昌、肖昌、焦永福、伊克坦等座谈,还接见几位与会的郭玛丽、文林老伴赵磊、张秀英和那锦贤的儿子,妈妈说: 舅舅回乌鲁木齐时一定去他家,观看了夕阳红艺术团的演出。31日到七乡参加安家姐弟的欢迎会,关洪野夫妇出席,宴会中我简单介绍收集资料的进展,欢迎大家积极参加。9月1日,在伊克坦陪同下再次拜访吉庆、关朝进和李梅,9月2日离开伊犁时在客运站有关伊梅、关玉成、关世忠、那英等前来欢送,到乌鲁木齐由永寿福接待,3日新疆锡伯语言学会召开座谈会,舒慕同、文林、焦建成等到会,由会长永志坚主持,我把初稿构成向大家介绍,大家提出一些希望,下午由关春德和在大连工学院学习的儿子关锋安排,出席还有赵德明、焦熙良、关春振,都愿意为出版工作出力。关春德说:这事只能你来干,没有框框,超脱,关春振也说:东北的也要写。9月4日,应在大连见过面的哈镇国邀请,以部队领导干部为主,骑兵连指导员、伊犁军分区顾问吴豪敏、中国人民解放军156医院院长关春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创伤骨科中心主任医师关玉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何翠英及自治区民委原副主任舒慕同、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林,他为了纪念西迁240周年,文林用锡文唱了他收集整理的《锡伯营营歌》,收入《中国锡伯人》936页,自治区委组织部副部级调研员焦熙良、民族文学研究员,副译审忠录等。
可以说此次新疆之行,在高层厅、地、师级做领导工作的同胞大部分见到了,经走访座谈达到了统一认识的目的。新疆锡伯语言学会会长和在自治民委工作的都积极参与,起到一定的作用,从2005年到2007年又有不少资料补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聘请为顾问的有:哈拉热镇国、舒慕同、班吉苏、郭基南、忠禄、文林、广玉清、何玉英、吉庆、郭建忠、编委副主任有:关伊梅、关锐捷、佟瑞清、国文、贺忠德、赵德明、康美;编委委员有;孔·伊克坦、王春光、关春德、关英杰、安如玉、永志坚、苏德善、何叶尔·春英、阿吉·肖昌、那英、佟加·庆夫、杨铁英、郭福寿、郭庆、韩富清、龚义昌等、共33人,副主编:贺忠德、阿吉·肖昌,从2004年~2006年,阿吉·肖昌承担了与新疆有关的6章的编辑工作,佟加·庆夫认为书名叫《咱锡伯人》太俗气了,建议改为《中国锡伯人》,2010年5月佟加·庆夫出席沈北新区召开的研讨会后到大连。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大厅相会,我把打印的32开彩页拿给他看,他说,大32开小了,用18开的好,大32开已经排好版送到出版社,又与出版社研究改版,第2天我就到印刷厂按18开排版,因为没有出版经验走了湾路,虽然多花了一次排版费,实践证明重新排版是正确的。
贺忠德看到目录后建议调整了顺序,将纪念西迁和学术研讨作了调整使体例更加合理,请郭建中审了序言 ,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2011年5月14日在大连召开《中国锡伯人》首发仪式,特邀关伊梅出席, 因自治区政协会议未能参加,6月20日在顾秀玲、佟永忠夫妇陪同下到我家送来《关怀与温暖》条幅,并资助出版《中国锡伯人》经费5万元,出版社的压金5万元要等半年后才能返还,关伊梅送来的钱交印刷费解决我的难题,她的举动是她的民族感情,也是为已故的关玉成带出的民族工作学生的支援,我写了连接东西两地纽带的人”, 收入《中国锡伯人》781页. 她们一行出席凤城市锡伯族学会召开的庆祝《中国锡伯人》出版大会.
《中国锡伯人》出版后,得到大家的肯定,梁国英说:我几十年做出版工作,《中国锡伯人》从资料到编辑,到印刷质量都是很好的,一流的,有的说:它是锡伯族有史以来最完整的百科全书,
百岁高龄的何玉英大姐来信说:启明弟:您好!全家都安好吧?自收到您寄来的“中国锡伯人”一书后,多少天以来爱不释手,第一遍从头到尾读了一次,从上星期开始逐页细读。我想对咱们锡伯人来说,无论是从民族发展史、历史人物、民俗文化,还是自西迁前后各个阶段对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无畏的牺牲和重大贡献,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解放后整个民族获得新生。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无数优秀的锡伯儿女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现代化大厦发光 、发热、增砖添瓦,并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光辉成就,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您和韩启坤教授肩负民族责任,忘我努力工作,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了十几年的艰辛劳动和心血,为我们的民族做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大事!此书可以讲是我们民族有史以来内容含盖较全面、客观、影响面很大的一本巨著!! 锡伯族感谢您们!!!
《中国锡伯人》的问世,集中了民族的智慧,可以说:是锡伯人艰苦奋斗的典范,是锡伯人精英聚会,是群众集体劳动创造的硕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难得的民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