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阳地区锡伯族的来源
据灯塔县张台子乡三界坝村瓜尔佳氏家谱中记载:辽阳境内的锡伯族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当年跟随努尔哈赤在辽沈一带作战的锡伯官兵,努尔哈赤占领辽阳后他们随来在此定居。这些人自称是“随龙来的”,于天命年间来辽阳落户,是最早的一批;二是据《清实录》《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等史书记载,迁往辽阳的锡伯族兵丁,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为247名;1701年(康熙四十年)为45名,合计292名。又据《辽阳县志》记载: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为347名;1701年(康熙四十年)为45名,合计392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辽阳抽调去新疆戌边的官兵69名,随去家属414人;三是属个人迁居或建国后因工作调转,又沈阳及辽宁各地来辽落户的一些人,多散居在辽阳市及郊区。
新中国成立后,至1962年才发现辽阳市内有5名锡伯人,之后有所增加和变动。至1964年为7名;1982年为1243名;1986年为1329名:至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辽阳地区锡伯族人口为1823名。其中辽阳县151人;灯塔1199人;市辖区473人;其中白塔区128人;文圣区107人;宏伟区105人;太子河区94人;弓长岭区39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辽阳地区锡伯族人口已增至2451人。具体分布如下:
大河南乡音德牛录村镶黄旗瓜尔佳氏,清初开国名将苏完部长费英东的后裔,现在姓关;邵二台乡石桥子村,镶兰旗西伯扎木库哩氏。三支祖先的后裔共157人,现姓张,有一支在本村所属哈蜊河子住;哈蜊河子住的镶蓝旗锡伯肇伊尔根觉罗氏,共238人(包括以嫁出女儿的后裔);灯塔乡兰旗村、红旗村(住在后屯原名四家子)富察氏忙衣图的后代,现在姓富,两村约有50人;西马峰乡福胜村,镶白旗僰伯巴亚拉氏,三支祖先的后裔计280余人,有二支现在姓白,即穆科登布和衣林保的后裔;另一支现在姓吴,即阿图得的后裔;西马峰乡井泉村,镶蓝旗锡伯肇伊尔根觉罗氏,图米力图次子朱力库的后裔,共35户101人,现姓赵;镶蓝旗玉书牛录当差锡伯乌扎罗哈拉张牙的后代,共13户39人,现姓吴;镶蓝旗锡伯巴雅拉氏,共40户107人,另外出村在外地工作的还有39人,现姓白;正蓝旗三益保牛录下当差锡伯宫古罗氏,现姓宫;镶黄旗当差锡伯呼锡扎氏,现姓胡。张台子乡苍三家子村,镶红旗富常阿佐领下锡伯世居瓜尔佳氏艾祥后裔,计35人现姓关;镶红旗锡伯胡锡哈哩氏讷勒后裔,约有80人,现姓胡;张台子乡大三界坝村从北边外老白山波得阿锉草沟来的瓜尔佳氏马你之后裔共170人,现姓关;善庄子乡善庄子村锡伯肇伊尔根觉罗氏,图米力图三子隆三的后裔,约300人,现姓赵;隆三居井泉,生三子,第三子名阿林太,阿林太生三凌阿,三凌阿从井泉搬到善庄子,改隶镶黄旗,生四个儿子,有六个孙子,以后每代人丁兴旺,成为该村大族,至今在善庄子已传十世,现姓赵;沙岺乡康家堡村从大三届坝村迁入的关姓,共2户;首山乡水泉村锡伯瓜尔佳氏,现姓关455人;刘二堡乡小张郎村锡伯肇伊尔根觉罗氏约80人,现姓赵。
1985年,以上锡伯族群众根据有关规定,经过本人申请,省、市民委批准,已有306人恢复了锡伯族族成份,他们是:大三届坝村关姓170人,由省民委批准,其民族成分恢复为锡伯族;苍三家子村关姓35人,分别经省民委和市民委批准,其民族成分恢复为锡伯族;井泉村赵姓101人,经市民委批准,其民族成分恢复为锡伯族。
二、辽阳锡伯族的姓氏
据调查,辽阳市锡伯族共有20多个锡的族姓氏,现均改为对应的汉族姓。其锡伯族姓与汉姓的对应姓氏如下。
伊尔根觉罗氏,汉姓为赵;伊头哈拉,汉字姓为赵;瓜尔佳氏,汉姓为关;扎木库哩氏,汉姓为张;乌扎罗哈拉,汉姓为吴;乌苏氏,汉姓为吴;巴雅拉氏,汉姓为白、吴;富察氏,汉姓为富;胡锡哈哩氏,汉姓为胡;胡锡扎氏,汉姓为胡;宫古罗氏,汉姓为宫;杨吉尔氏,汉姓为杨;图克巴里氏,汉姓为佟;郭落佳氏,汉姓为高;荷叶尔氏,汉姓为何;伊拉里氏,汉姓为伊;翰雅拉氏,汉姓为韩;哈斯胡里氏,汉姓为韩;韩吉利氏,汉姓为韩;额尔克勒氏,汉姓为鄂;
安佳氏,汉姓为安;图克苏鲁氏,汉姓为佟;哈尔吉氏,汉姓为赵;
乌尔佳氏,汉字姓为魏等。
三、辽阳锡伯族的供奉
锡伯族迁居辽阳后,最初信奉萨满教,元朝时信奉喇嘛教。在较大的庄落建有庙宇,供奉佛像。例如,邵二台子乡腰楼子村修建有锡伯族家庙,内供奉观音菩萨,各家也有供奉观音菩萨的,年节、初一、十五要叩头烧香,以求神佛保佑。
除此以外,家庭内部供奉“喜利妈妈”,这是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供奉“喜利妈妈”的位置与一般神位不一样,安置在上房西里屋西山墙西北角上。每年除夕取出来,由西北角拉向东南角挂起来,并烧香磕头。到二月二日,再装入袋内挂回原处。祭祀时准备纯黑色的猪一头,主祭人在“喜利妈妈”灵前焚香叩头。祭祀时将猪抬在“喜利妈妈”灵位前,摇耳灌酒叫做“领牲”。如猪不摇耳,便以为“喜利妈妈”怪罪他们了,赶紧叩头请罪,请求“喜利妈妈”原谅,表示忏悔改正错误。等猪摇耳后,屠户向祭祀主人道喜,说是“领牲”了,屠户永左手操刀将猪杀死。退毛时不向猪体内吹气,将猪按部就位割成八块,用开水紧(烫)一下,再按原猪型对好,供奉在“喜利妈妈”灵位前。祭祀时将布袋打开,按规定放好什物。祭祀完了将同族人请来同吃“神余”,即祭祀猪。一般在西里屋地上铺上麻连袋子共食。但这些动作必须在天亮以前进行。之外,家庭成员遇有天灾病祸,要到“喜利妈妈”灵位前许愿,一般也要用猪或猪头按上述方法祭祀。在辽阳供奉的“喜利妈妈”,内装有装有左劲一丈五尺长,右劲一丈五尺长拧成的九股丝绒绳,叫索绳。绳上系有若干个铜钱、红布条、兰(绿)布条,猪噶啦哈(猪膝盖骨)肠衣(猪小肠)、小弓箭、小箭袋、小靴子、小摇车、小饭桶(饭烙子)和九个铜钱编制在一起的小锁,这些小什物都有其特定意义:铜钱,取子孙有前途之意,又表示祭祀的次数,每祭祀一次增加一个;红布条表示生男孩;兰(绿)布条,表示生女孩;噶啦哈叫做背式骨,表示辈数,每增添一辈人数就放进一个嘎拉哈;肠衣,取长远之意,表示男女有生育能力,子孙长久延续下去长命百岁;小弓箭、小箭袋、小靴子,表示行猎或出征时的武器和装束,象征锡伯族是善于骑射的狩猎民族;小摇车、小饭桶,表示打猎或采参时携带的用具。锁,取锁住之意,象征家族成员的平安幸福。
另外,辽阳地区锡伯族也供奉保护牲畜兴旺之神灵“海尔堪”。过去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西南墙角上。“海尔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布画成。但不论雕成或画成,神像上都得有一条兽毛,象征着狩猎模样。
祖先供奉。据调查了解,现在辽阳有三家依然在供奉祖先:第一家是灯塔县张台子乡苍三家子村胡荣春家供奉的祖先。祖先从头到脚用一块木头刻下来,总高6.2寸,头高2寸,身高4.2寸,宽3寸,厚约1寸。从颈部至脚下,披的是一块顺毛朝下的较厚的野猪毛,于后背中间缝合在一起。平时,放在祖宗匣里,供在西屋西山墙中间的一个洞内。从它的颜色来看,年代相当久远;第二家是灯塔县邰二台乡石桥子村赵春年家供奉的祖宗:是把人的像分别用简笔画在两块白布上,放在祖宗匣内,供在西屋西山墙上的祖宗板上。画像的头部贴的是貂皮毛;第三家是灯塔县灯塔乡蓝旗村富福志家供奉的祖宗像,为男女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