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是辽宁省锡伯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有锡伯族人口54628人。而沈北新区又是锡伯族相对比较聚居的社区,有锡伯族人口22386人。这里有全国唯一的锡伯族镇――兴隆台锡伯族镇,还有黄家锡伯族乡及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兴隆台锡伯族镇和黄家锡伯族乡锡伯族的故地,锡伯族在这里已经繁衍生息了三百余年。
一、研究会的成立
为振兴和弘扬锡伯族传统文化和“爱国奉献、民族团结”的西迁精神,经过近2年的筹备,“沈阳市沈北新区锡伯族研究会”于2013年11月正式成立。会址设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浦河岸边,位于锡伯族文化广场和已经奠基的锡伯族博物馆之间的一栋二层小楼,一楼是锡伯族旅游商品及文化展厅,二楼是办公室和会议室。
该研究会是由锡伯族和从事锡伯族经济文化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企业家及社会组织负责人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学术性社会团体。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遵守研究会章程,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锡伯族文化艺术爱好者,开展学术活动,加强锡伯族文化交流,促进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宗旨是整合全国锡伯族研究资源,共同为推动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弘扬锡伯族西迁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研究会领导机构由下列人员组成:
会长李云霞;名誉会长孙兴武、魏庆杰、苏一伦(常务);副会长张爱忠、郝忠波、佟俊伟;秘书长苏桐;名誉秘书长:孙祥维(常务);副秘书长:贾常生、林宏、王文革;常务副秘书长:傅永林、仇兴辉;专职秘书:刘春丽、董媛媛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出版学术著作
2014年为迎接锡伯族西迁250周年,研究会积极组织沈阳师范大学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编撰、出版锡伯族书籍6部:《中国锡伯族》、《老人•老事•老家-沈北锡伯族老人口述史》、《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资料汇编》、《沈北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集》、《喜利妈妈的传说》(连环画)、《图伯特传奇》(长篇小说)。
(二)研发锡伯族特色旅游纪念品
1.2014年初,为迎接西迁250周年纪念活动,与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组织专家进行锡伯族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共研发了29个系列近300个品种旅游商品。
2.2014年5月,锡伯族旅游商品代表辽宁省参加在义乌举办的“2014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并获得好评。
3.2014年8月,根据沈阳市委、沈北新区区委的指示,精心制作铸铜的“锡伯家庙”雕塑模型,作为沈阳市人民的礼物,赠予远在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同胞,以表达沈阳市各族人民对远方锡伯族同胞的思念之情。
4.2014年8月,参加在沈阳辽宁工业展览馆举办的“动漫展”,同时参加“第三届辽宁(沈阳)工艺精品文化节”,并获得三项奖项。
5.2015年6月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在义乌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锡伯族旅游商品“锡伯族萨满陶埙乐笛”荣获“201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三)锡伯族博物馆建设
2014年,积极发起和呼吁建设“”,积极推进“锡伯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并获批准,目前两个项目都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四)规划纲要
2015年初开始,积极参与《沈北新区“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刚要》的起草、编制工作,并提出意见。
(五)农历“四一八”西迁节庆祝活动
积极筹备和开展沈阳市锡伯族“四一八”西迁节庆祝活动。2014年,制作出“纪念锡伯族西迁250周年”纪念章一批,赠予了参加西迁节纪念活动的锡伯族同胞,并举办了锡伯族图书首发仪式;2015年5月西迁节前夕,组织锡伯族文化传承人及专家学者,制定规范了“锡伯家庙祭祖仪式规仪”,并得到沈北新区政府、锡伯族各界的大力支持;6月,西迁节庆祝活动期间,筹备、接待全国各地的锡伯族同胞参加系列庆祝活动,组织参观位于沈北新区的锡伯族文化广场、“稻梦空间”稻田画、歘嘎拉哈、辽河七星湿地公园等,发挥了沈北新区锡伯族研究会应有的作用。
三、今后工作安排
1.进一步规范锡伯族4.18西迁节纪念活动;
2.开通锡伯族研究会网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宣传和弘扬锡伯族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3.加强和新疆、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各地锡伯族的联系和学术交流活动;
4.举办锡伯族文化艺术展览会和锡伯族民族产业博览会;
5.推动锡伯族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6.推动图伯特纪念馆建设工作;
7.呼吁锡伯家庙全面恢复历史原貌,从现在的5500平方米恢复到12400平方米,还全体锡伯族同胞的夙愿。
锡伯族研究会将继续发扬锡伯族“爱国奉献、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西迁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传承、弘扬锡伯族文化,促进锡伯族振兴方面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201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