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4年8月27日是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50年大庆的日子。这一天,北京时间上午10:00全国各地锡伯族同胞代表与自治县的同胞们、朋友们,在县市政广场欢聚一堂,举行了隆重的大型庆祝活动。
我有幸参加这次庆典活动,且感触很深。这个由全国各地锡伯族同胞代表参加的大型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规模大、客人多;二是组织精密、活动内容丰富,所献礼物情深谊厚;三是真诚地体现了全国各地锡伯同胞民族感情之深厚,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弘扬了西迁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个特点:代表团档次高、人数多。参加庆祝大会的有国家代表团和各省市代表团。国家代表团的团长是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杨盛龙同志。各省、市代表团团长也都是党政主要领导。
国家代表团一行3人和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一行13人,(省级)还有伊犁州代表团一行15人和自治区各委办局领导组成的41人的代表团。
辽宁省代表团是由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和省民委办公厅副主任为首的32人代表团,我们黑龙江省有两个团参加,一个是由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潜同志为首的黑龙江省民族工作考察团,我们锡伯族的领导于世春同志(省政府终身参事)既是这个代表团的成员,又是黑龙江省锡伯族代表团的团长,蔡纯生同志(原松花江林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为顾问,何生林同志(原哈一工具退休办主任兼哈锡联会会长)为副团长,这个代表团一行23人。成员有:何志鹏(省民委处长)、于大海(省高法民庭庭长)、吴非(省民委宗教局处长)、吴克尧(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关仲云(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高级政工师)、付明玉(鹤岗矿业集团教委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周健、王雪琴、关柏春、吴德本、王绍枫、敖玉波、何世滨、温德民、吴斌、白居政、徐慧、关丽艳、何婧怡、吴胜尧。从代表团的组成,我们不难看出,从国家到各省、市、自治区各级领导对我们锡伯族是重视的。规模大不仅体现在各代表团成员档次高、人员多,而且文艺演出场面规模大且专业化。两位主持人都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是锡伯人焦建成,另一位是他的女搭档。
大型文艺晚会两场,庆典活动的前一天,外地客人报到的当天下午19:30(北京时间)中央祝贺团、自治区代表团、伊犁州代表团及其他党政代表和应邀嘉宾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百合园酒楼参加“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50周年招待会”。场面既隆重又热烈。据统计,这次庆典活动外地客人有500余人,与会人员会议期间的食宿全部由政府承担。事实再一次证明党和政府对锡伯人的厚爱和各级领导对这次庆典活动的重视。
第二个特点:组织精密,活动内容丰富,所献礼物情谊深厚。为搞好五十年大庆的大型活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组织了一套班子,抽调专人筹备。这些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为民族同胞服务热心,有的工作人员不是锡伯族,却与锡伯族同胞相处的如同一家人。全体工作人员对会议组织精密、安排井井有条,就连与会人员什么时间在哪个餐厅、几号桌吃饭、活动时乘几号车都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代表每人发“活动须知”一本。使与会人员心中有数、按时间参加各项活动。
庆祝大会由县委书记侯兴会同志主持,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及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伊犁州党委等单位都发来了贺电。中央祝贺团自治区代表团和伊犁州代表团领导分别在会上讲话,自治区领导向大会送贺幛。
接着,是群众表演活动,大规模的各民族舞蹈在广场上变幻着造型,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在广场上蹁蹁起舞,令人目不暇接的还有既壮观又豪华的花车队,使在座的同胞们情不自禁举起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镜头。
下午,与会人员参加了锡伯族民俗风情园开园仪式,仪式结束后,县领导接收了我们送的礼物。
我们黑龙江省锡伯族代表团向察县五十年大庆送的礼物是价值1000多元的大牌匾,省锡伯族研究会出版的《锡伯族今昔》(锡伯族文史基本知识简释<专刊>)两期、各20册;哈锡联会出版的《哈尔滨锡伯族》一书20本;以及吴英敏老局长创作并亲自书写然后裱出来的五言诗《锡伯人》一幅,及印成小册子的五言诗《锡伯人》150册。原松花江林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蔡纯生虽然已是古稀老人,身体又有病,却坚持带病赴新疆参加民族活动,还发挥自己的才智,代表省锡伯研究会和哈市锡联会,满怀激情和民族感写出了高水平的贺词。受到同胞们的高度称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西迁精神力量,西迁精神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它在锡伯族充分体现出来了。新疆是培育锡伯族西迁精神的摇篮,伟大的西迁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锡伯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新疆,我们能与西迁后代的同胞们共同庆祝锡伯人自己的节日,我们感到兴奋和自豪,我们非常感谢西迁祖先和后人保留了我们的锡伯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我们黑龙江哈尔滨的年轻锡伯同胞愿意借这次机会,学一些常用的锡伯语言,要让锡伯语言、文字在东北生根、开花。这也是民族精神在鼓舞我们这样做。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也是维系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没有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没有万众一心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在这次会议间隙,我们的团长于世春老人年龄虽已近八旬,但他却不顾万里之行的旅途劳累,在新疆时,他抽时间走访了三位正厅级锡伯族领导的家。文林:原伊犁州副州长、现任自治区的厅长,在他家,于老与文林厅长亲切交谈,询问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合影留念。在原伊犁州人大副主任吉庆家,于老带去了黑龙江的特产,表达了东北锡伯老人对西北锡伯老人的真挚友谊,两位老人交谈长达两个多小时,天已经很晚了,他们之间却依依不舍。在伊犁州教育局调研员、原州教育处长关世中的陪同下,于老还去了原察县县长、现州人大副主任关伊梅的家,在那里,于团长了解了自治县的经济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情况。总之,黑龙江省民族工作考察团的整个活动都是由新疆政府参事室接待,它再一次体现了东北和西北之间民族情谊的深厚,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民族情谊深厚还体现在我们黑龙江省代表团的团员关柏春夫妇的身上,为了向察县建县50周年献厚礼,关柏春自筹资金4万元,与妻子和朋友从深圳背4块艺术奇石,奇石上有他亲笔微书的锡伯族“西迁之歌”和民族族源史等。献给新疆锡伯族民俗风情园,受到同胞们的高度称赞(关柏春同志是中国奇石毛笔微画创始人,是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的微书艺术家,他热爱锡伯族,不惜花费自己1年多的心血来完成这部杰作)。
第三个特点:弘扬西迁精神,增进民族情谊。民族情谊之深厚还体现在新疆锡伯人的身上,大家都知道,新疆到哈尔滨参加活动的党政代表团中有一位最年轻的小伙子,他叫关玉福,是锡伯自治县城镇派出所所长。在哈尔滨时,他滴酒不沾,原来他是为了保护其他几位年纪比他大的同胞。在新疆庆祝大会的第二天晚上,他主动找到哈尔滨的锡伯族同胞,自费请东北来的同胞,那天,他和县公安局的领导盛情地摆了三桌,大家边饮酒边叙友情直到下半夜两点多,结束时,他又打了三台的士送同胞(每台车给30元),第三天他又主动找车送这些同胞去看锡伯族大渠,在那里,人们看到了锡伯族民族英雄图伯特的雕像,大家纷纷同民族英雄的雕像合影留念。而后他又安排同胞去他家做客,他买了一只羊,按锡伯族的做法又一次盛情招待同胞们,在察县,除了大型聚会的招待、其余几乎都是关玉福自费招待。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他又主动给哈尔滨的锡联会会长打电话祝贺节日快乐,并请何会长转达他对哈尔滨锡伯族同胞的节日问候。可见他对东北锡伯族同胞的民族感情深厚。
锡伯自治县还有一位政协副主席国文,他是这次活动会务组的主要人物,他对全国各地到新疆参加活动的锡伯族的情谊非常深厚,在县里,他热情邀请东北锡伯族同胞到家做客,请同胞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文化专题部拍摄的介绍锡伯族西迁历史档案的片子《消逝的足印》,还请人们看锡伯族教师教锡伯语的光碟,临走,还将《消逝的足印》光碟送给每人一套(四集),还有他自己创作的歌曲《祝福锡伯人》和《再相会》均送每人一套。他热爱锡伯这个民族,并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才艺创作了这两首歌的歌词,令同胞们赞叹不已。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将外地同胞从自治县送出一百多里地至乌鲁木齐市,中途乘客下车时,国主席为每人买了一大瓶蜂蜜做礼物,感动得同胞们交口称赞他的热情之举。然而更令同胞们感动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如:我们一行十多人到达乌鲁木齐时,他安排乌市的锡伯族同胞到车站接站,晚上为我们接风洗尘,第二天又安排了更盛大的晚宴。白天他安排自己学生单位的车送我们去天山观光,然后又请他的另外一名学生(企业家)为我们送行,国主席为我们引见了他的(企业家)学生还参观了其企业。在乌鲁木齐,是国主席使我们认识了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他们见到东北来的民族同胞,表现的非常热情,实在令人感动。国文主席在欢送的酒宴上为在座的每一位同胞都拍摄一个令人难忘的特写大镜头,并连夜翻印,把照片送到每人手里。他为民族付出的实在太多。为了能让我们吃上正宗的锡伯族早餐,他来回都打的士带我们去。在新疆,我们还结识了一位葛先生,他热情好客,与同胞交谈,向人们介绍锡伯族语言、东北一些地名锡伯语的读音和解释,增强了年轻人要学锡伯语的信心。中午,他自费招待了东北同胞们。西北的同胞们民族感这么强,东北的又怎样呢?这次赴新疆参加活动,大部分同胞都是自费,这一举动说明了东北锡伯族与西北锡伯族的民族感都是浓厚的。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民族感情,也增强了凝聚力,西迁精神在此次活动中得以弘扬和光大。大家的向心力更强,发展民族经济,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百年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更足。更令人兴奋的是锡伯族有3位女同胞是全国人大代表,她们是:黑龙江鹤岗矿业集团教委的付明玉、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副县长关桂珍、沈阳兴隆台锡伯镇镇长吴丽英。此次,她们3人共同上台与大家见面并互赠礼物,使全场振奋,她们是锡伯人的骄傲和自豪。
8月27日下午,大家在参观锡伯民族风情园时,感触很深,为我们民族有这样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风情园高兴。
锡伯族民俗风情园占地面积49640平方米,是集民族风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区,园内共有六大景点。造型突出锡伯建筑并雕刻有锡伯族射箭和舞蹈的浮雕图案的大门,距大门不远的步行道间屹立着锡伯族人民崇敬的英雄——图伯特雕像;展示锡伯族西迁史、屯垦成边史、民族发展史三史内涵的锡伯民族纪念馆;射箭厅供游客参与射箭表演的场所,参观到这里时,我们这些外地锡伯人都情不自禁拿起了弓箭,按起快门,拍下这祖传的射箭镜头。在这里还有一条沿用清式建筑风格的锡伯族民俗文化一条街,园内有风格各异的花草树木及人工湖,来到园内能让你感受到“世界唯一、唯我独有”的锡伯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真是令人留连忘返。
总之,我最大的感受是:西北新疆之行,体会深刻、收获甚大、不枉此行。希望以后再有机会与西北的民族同胞再相会。回哈后,我还赋诗<思念>在,锡伯族今昔>发表.以表自己新疆之行的体会。
思念
“察布查尔”新疆 遥远并非陌生的地方
漫漫西迁之路啊 锡伯人的第二故乡
西迁240年的今天 仍是我向往的地方
“西迁”精神促我奋进 察布查尔伴我奔小康
团结定会产生力量 凝聚必将诞生希望
新疆察布查尔之行 填平了我思欲满腔
回忆与你共述衷肠 更使我神情飞扬
你告诉我的民族史记 我会永远的全部珍藏
对于我们每个人那 记忆是飘不落的叶子
在中华民族史册上 ------ 永远都不会发黄
伟大的西迁精神 我们将永远弘扬
同胞亲如一家人啊 民族友情源远流长
说不完的家常话呀 叙不完的民族感情
相聚时 感觉很短 期待时 感觉很长
如果你要思念我们 就望一望天上繁星
那闪烁的北斗七星 有我寻觅你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