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锡伯族西迁247周年,为了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表达锡伯族对党的感恩之情,同时弘扬锡伯族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西迁精神,2011年5月20日至21日,中国惟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举办了以“弘扬西迁精神、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的“2011中国·察布查尔‘西迁’国际经贸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锡伯族西迁247周年。整个庆祝活动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规模空前,隆重热烈,反响强烈。黑龙江省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黑龙江省锡伯族研究会组成黑龙江省锡伯族代表团共13人,赴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程参加了这次庆祝活动。
一、内容丰富
这次西迁节庆祝活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包括四场大型文艺演出、卡伦公祭和开幕式、民俗文化展、射箭、插秧比赛等内容,充分展示了锡伯族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察布查尔各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和察布查尔县欣欣向荣的发展建设成果,以及锡伯族与新疆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这次活动从5月19日持续到5月21日。
5月19日是外地来宾报到的时间。下午16时,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座谈会,全国各地锡伯族代表与县四大班子座谈锡伯族发展大计。晚19时30分,县委县政府举办招待宴会。晚22时,沈阳演艺集团创排的音乐舞剧《遥远的察布查尔》,在市政广场进行首场演出。全剧融合了音乐、歌剧、舞蹈、杂技等多种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清代锡伯族勇士奉诏西迁,长途跋涉至新疆伊犁,与当地各民族一道屯垦戍边、发展生产的壮举。现场舞台效果壮美,气势宏伟,服饰美不胜收,演员们通过充满情感色彩的舞蹈讲述着锡伯人离家远征的场景,在场的所有观众都为演员精彩的表演所打动,掌声、欢呼声响彻察布查尔县市政广场。
5月20日是大型庆典活动的第一天。
上午9:19时,举行“公祭卡伦大典”。来自全国各地的锡伯族代表、国内外从事锡伯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自治县领导和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共1764人,一起到察布查尔县爱新舍里镇的纳旦木卡伦举行了祭拜活动,祭祀锡伯族1764年从中国东北西迁到伊犁屯垦戍边的锡伯族先辈们。祭拜卡伦也被定为今后西迁节庆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县长王春光主持祭拜活动,县委书记王奕文宣读了祭卡伦先烈文,来自全国社会各界的锡伯族代表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依次向锡伯先辈们敬献了花圈和菊花,表达怀念和崇敬之情。其中有8位代表察布查尔8个牛录的锡伯族老人,身穿民族服装,手捧酒碗,虔诚地跪倒在地,庄严地向卡伦和先祖们敬酒、磕头,深切缅怀先辈功绩。
“卡伦”在锡伯语和满语中是“边境哨所”意思。247年前,锡伯族官兵到达伊犁河谷后,便在边境附近建立起多座高约3米的土制卡伦(即是最开始的边防哨所),开始了戍边屯垦的生涯。如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还有7处卡伦遗址,历经沧桑的卡伦已成为锡伯族爱国主义精神最好的历史见证。
上午10:20时,在市政广场举办“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精品展示会”。 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这次共展出1500多件手工艺品和刺绣装饰作品,刺绣图案丰富多彩,体现了锡伯族妇女精湛的刺绣工艺。展示会上,来自15个乡镇场的文艺队为观众表演了精彩的锡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歌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上午12时,察布查尔“西迁”经贸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在县一中隆重举行。伊犁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乌鲁木齐以及新疆其它地区的嘉宾,共有20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县委书记王奕文主持开幕式。州党委书记讲话,辽宁省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凤波代表嘉宾讲话。国家民委、新疆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伊犁州党政部门等单位给大会发来贺电、贺信。黑龙江省民委、双城市政府、农丰镇政府,省锡伯族研究会等单位向大会发去贺电、贺信,并赠送了工艺品,以及研究会的会刊《锡伯族今昔》等。大会赠送给我们锡伯族刺绣工艺品、专题邮票纪念册、《大西迁》光盘,以及锡伯族歌曲光盘等。
下午15时,在市政广场举行了“中国箭乡·锡伯家园”纪念邮票和《印象察布查尔》专题纪念邮册的首发仪式。邮册由察布查尔概况、察布查尔印象、纪念锡伯族西迁247周年纪念票、纪念封组成。
下午16时,与会代表参观了锡伯民族风情园。大会在风情园组织举办了射箭比赛。射箭是锡伯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锡伯族的传统保留绝技。察布查尔的锡伯族射箭选手在国内外赛事上摘金夺银,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赢得“中国箭乡”的美誉。
下午17时,大会在风情园举办了西迁247周年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展。参展的150余件作品抒发了对锡伯族西迁不朽业绩的敬仰,和对党、对祖国挚爱之情。
晚上22时,在市政广场举办了纪念西迁247周年《踏上新的历史征程》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以介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西迁》拍摄过程为主线,展示了247年前的西迁壮举。纪录片的制作者、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主编焦建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阿果共同主持了晚会。(今天播放的就是这个纪录片)。纪录片《大西迁》共六集,反映了锡伯族1764年农历4月18日从沈阳出发,经过15个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万里抵达伊犁河畔的历史,展现了锡伯族先辈不惜骨肉分离、屯垦戍边的爱国精神。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为纪录片题词“锡伯西迁史诗,万里保卫祖国”。这个纪录片,我已经上传到网上,“锡伯人在龙江”和“锡伯人”两个群,欢迎大家下载。
5月21日上午10时,在市政广场举行了《可爱的察布查尔》北京阿吉亚斯乐队专场演出。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锡伯族音乐元素为主的乐队。
5月21日上午11:30时,参观伊南工业园区。同时,我们专门走访了县民宗局、文体局、教育局等部门,受到这几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热情接待,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察布查尔的民族工作、民族文化体育工作和民族教育工作,特别是锡伯族语文的“双语”教育工作情况。
5月21日下午16时,大会举办了“农民有机水稻插秧比赛”。种植水稻的10个乡镇场的247名选手在稻田里参加了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比赛。247年前,西迁的锡伯族人从东北把水稻种带到伊犁河谷。目前,察布查尔县水稻种植总面积15万多亩,总产突破10万吨,是新疆三大水稻种植基地之一,目前积极推进有机水稻生产,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稻米基地。
5月21日晚21时,沈阳歌舞团在市政广场举行歌舞表演,再现了锡伯族的祖先在辽阔的东北大兴安岭上,渔耕猎兽的自然场景,以及新时代的锡伯人在党的领导下,奋发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全国各地的特邀嘉宾、锡伯族代表以及察布查尔各界群众代表一同观看了演出。
二、规模空前
这次西迁节庆祝活动内容创新,文艺演出精彩、场面壮观,演员阵容庞大、专业水平高,全国各地嘉宾人数最多,庆祝活动参与人数最多,均超过历届西迁节活动规模。
参加庆祝大会的有来自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内蒙古、江苏等省区(市),新疆各地的1000多名嘉宾,超过以往历次西迁节庆祝活动。其中沈阳锡伯族代表团在各省区代表团中规格最高、人数最多。我省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省民委、双城市政府、逊克县政府、农丰镇政府等单位,以及黑龙江省锡伯族研究会、哈尔滨市锡伯族联谊会等单位共同组成了黑龙江省锡伯族代表团,共12人,包括哈尔滨市、佳木斯市,以及双城市、逊克县、农丰镇等地的锡伯族同胞。其中,有的同胞是自费赴新疆参加活动的,可见民族感情之深厚。
公祭卡伦大典是新增加的西迁节庆典活动内容,全国各地锡伯族代表、新疆各地锡伯族代表以及察布查尔各族干部群众参加“公祭卡伦大典”,共1764人;出席“西迁”经贸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来宾共2000多人;沈阳演艺集团制作的音乐舞剧《遥远的察布查尔》,投资400多万元,参演人员多达120余人,现场观众近万人。
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伊犁电视台、新疆日报、伊犁日报、伊犁新闻网、察布查尔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以及网络论坛、博客等都连续报道了活动的盛况。
三、民族情深
察布查尔县全县总动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分工负责,热情接待八方来宾。我们黑龙江省锡伯族研究会代表团的何志鹏、吴非、王绍枫、吴明祥、白居正、李树民、何生林、张国荣、莫喜申、刘业斌、袁广喜、吴威、鄂文志等同胞受到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的热情接待,大会专门设宴招待我们黑龙江锡伯族同胞。县领导张继跃、县民宗局长贺光陪同我们参加了庆祝活动,县领导佟金玉协调安排县教育局、文体局、民宗局、工会等部门接待我们开展调研活动。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锡伯族同胞吴秀芳盛情邀请到她家做客,20日晚,我们应邀到她的家中品尝纯正的锡伯族饮食。21日晚,我们与察布查尔风情群的部分群友、阿吉亚斯乐队主唱人员欢聚一堂,畅叙亲情、友情、民族情。22日,何生林老先生参加了乌鲁木齐市西迁节庆祝活动,受到热情接待。
四、启发与感受
通过庆祝活动、走访和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察布查尔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展现出的科学发展的勃勃生机。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为“粮仓”的意思。作为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察布查尔的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0年财政收入8456万元,农民收入5032万元,2011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亿元,农民收入将达6000余元。特别是,察布查尔县在弘扬西迁精神,传承锡伯族传统“国语骑射”文化,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迁节”的挖掘和创新,建设新时代箭乡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促进全国的锡伯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察布察尔,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于世春老先生、蔡纯生老先生很早就提出“远学新疆,近学辽宁”的口号,业已成为黑龙江锡伯族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
今天是我们锡伯族最珍贵的节日,哈尔滨、双鸭山、佳木斯的同胞,还有来自察布查尔、沈阳、长春的同胞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西迁佳节。抚今追昔,缅怀先贤。这不仅仅是一次西迁精神、西迁的历史文化的重新体验,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当我站在卡伦遗址前、当看到卡伦燃起狼烟、当锡伯族骑兵奔驰而去保卫边防、当我们向卡伦和先祖们鞠躬、敬献菊花的那一刻,我的思绪难以平静。锡伯先祖远离故土,西迁伊犁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壮举,建设家园的艰辛历程历历在目,深深地感染着我们、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湿润了!此时不单单是感慨,同时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作为锡伯族的后裔,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西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锡伯族人,在党的领导下,与各民族和衷共济,团结互助,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建设幸福平安和谐龙江而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