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成立背景
克拉玛依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地处东径80°44′—86°1′,北纬44°7′~46°8′之间。东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沙湾县相接;西部与托里县和乌苏县毗连;南边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这个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
克拉玛依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地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泛中亚地区的中心区,是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油气资源储量占全世界的近80%。
克拉玛依拥有众多旅游景点,世界魔鬼城曾被评选为“中国最瑰丽的雅丹”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克拉玛依全市常住人口391008人,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319265人,占总人口的81.65%,各少数民族人口71743人,占总人口的18.35%。克拉玛依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共有37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达翰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白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水族土族、黎族、畲族、羌族、布依族、朝鲜族、东乡族、土家族、撒拉族、裕固族哈尼族、高山族、仫佬族、傈僳族、普米族、藏族、京族等。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数的76。5%;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锡伯族是克拉玛依37个民族当中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1100多名锡伯人,来自新疆各地,在克拉玛依居住和生活和工作。他们与各兄弟民族携手并肩,在石油战线上顽强拼搏,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他们为克拉玛依市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为推动克拉玛依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克拉玛依市锡伯人虽然处于多元文化和现代化都市的社会氛围中,但依然保留着本民族语言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与全国各地锡伯族保持着紧密联系。比如,依然保留着传统葬俗,人去世后制作招魂幡 “佛多”和“方子”,并告知全市锡伯族同胞出殡安葬日期,其最后送行等。
根据以上情况,为了给该市锡伯人搭建一个交流和活动的平台,围绕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开展学术活动,挖掘抢救本民族文化遗产,锡伯族语言文化事业的新发展作出贡献,2011年5月,经克拉玛依市民政部门审核批准,成立了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并开展各项活动至今。
学会全称为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缩写为SLAXJ,会址设在克拉玛依市。
二、学会宗旨和性质
(一)学会宗旨
团结和组织克拉玛依市从事锡伯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推进双语教学,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繁荣民族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寓教于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二)学会性质
本学会是克拉玛依市民政局核准登记注册的克拉玛依市级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市科协,各项业务活动受克拉玛依市民政局社团登记管理处的监督管理。
三、学会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
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有15人组成;常务理事会由5人组成,设理事长(会长)1人,副理事长(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学会未设分支机构,现有个人会员134人。学会第一届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智盛、佟连庆、巴春寿、郭清亮、顾正刚;会长智盛;副会长佟连庆、巴春寿;秘书长郭清亮;副秘书长顾振刚、孟荣路;学会名誉会长盛春福、扎庆福、付广英;理事巴春寿、初光、顾振刚、关文琴(女)、郭抗大、郭清亮、 郭志强、贺保、孟荣路、佟连庆、吴光福、杨文泉、智 盛、翟金山、永兰芳(女)。
(二)成立学会第一届党支部
按照克拉玛依市民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重点做好学会党支部的创建工作。2013年4月,学会在克拉玛依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选举产生了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首届支部委员会。党支部的成立将使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基层建设、自身科学发展、社会形象将会有新加强、新突破、新提升。
党支部书记智盛(兼);党支部副书记关玉兰;组织委员葛严峰;宣传委员杨文泉(兼);纪检委员郭玉成。
(三)建立健全学会各项规章制度
学会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即民主选举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文件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等制度。制定了学会各项工作职责,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创了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四)学会的主要工作目标
组织会员开展锡伯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活动,举办学术交流会、座谈会;宣传和推进民族语言和双语教学,协助有关业务部门做好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推广应用工作;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整理研究和传承工作;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联谊活动,举办传统节庆活动,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依法保护学会及会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评选和奖励学会会员撰写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向有关部门和评审组织推荐,表彰优秀学会工作者。
四、学会开展的主要活动
学会成立四年来,团结和组织全市一千一百多名锡伯族同胞,秉承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每年有声有色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使生活工作在油城的锡伯族同胞切实感受到学会的号召力、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学会先后举办了锡伯语言文字培训班、民族歌舞学习班,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联谊活动,表彰优秀学会工作者、锡伯文优秀学员和锡伯族民歌比赛优秀选手。
(一)举办第一批锡伯文培训班
按照中央提出的“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发扬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要求。2011年9月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在市民政局、市科协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举办了第一期锡伯文培训班。参加学员50多人,学员年龄上至60岁,下至小学生,大家踊跃报名,学习锡伯文热情很高。通过近半年的培训、学习,学员们初步掌握了锡伯文拼、写、读,很多学员还可以写出小的文章。期间,学会组织培训班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学习小结,小结会上每个学员都对自己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收获、成绩作了汇报,表达了继续好好学习的愿望。好多学员用自己学到的锡伯文写短文读给大家听;有的演唱了培训期间学到的歌曲;有的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几乎所有的学员们都表达了对今后学习锡伯文的强烈渴望,并表示对下一阶段更多内容的学习有信心。此举,为大力提倡学习锡伯文,掌握和提高锡伯族文字的读、写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锡伯族文字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授予关文琴、郭旭珍、杨秀锦三名同志为“学习锡伯文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二)召开各种座谈会、联谊会
先后举办了学会成立一、二、三周年座谈会;学会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老龄委一起组织开展了锡伯族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座谈会;与重走锡伯族西迁之路第一人北京人间瓷画文化推广公司总经理关蕴科先生进行座谈;召开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纪念锡伯族西迁250周年座谈会;每年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学会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召开庆“七一”座谈会;参加了《中国锡伯族百年实录》编写工作座谈会。
(三)撰写学术论文,承担研究课题
安排学会理事郭志强同志代表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参与了新疆锡伯语言学会组织编写的《汉锡词典》工作。
(四)举办“4·18”传统节日及新春联欢等活动
通过开展锡伯族“4.18”传统节日暨纪念锡伯族西迁戍边周年庆典及迎新春联欢会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胞们的民族热心,同胞们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同胞们也深深体会到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广大会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增强学会活力,积极发展会员,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锡伯嘎善文化学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和基石。
(五)春节团拜活动
学会成立以来,每年春节期间学会都组织人员对锡伯族离退休老同志进行团拜活动,每到一家老人们很高兴,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说:有很年没见锡伯族同胞成群到家里拜年。期间,我们也询问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询问对学会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团拜征集到很多对学会发展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汇总和梳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
(六)举办民歌比赛
2012年9月,学会为活跃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会员的民歌演唱兴趣,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举办了锡伯族原生态民歌歌唱比赛。在演唱会上,很多锡伯族同胞表演了锡伯族原生态歌舞《猎人之歌》、独唱、二重唱、锡伯文诗歌朗诵等节目轮流上台表演,最后一曲贝伦舞把整个茶话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2013年5月在锡伯族“4.18”传统节日联欢会上,邀请克拉玛依市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阿不力孜江.阿不都热依木先生为获得锡伯族民歌比赛第一名孟荣路、第二名付光英、第四名关玉兰三位同志进行颁奖。
(七)表彰先进模范典型
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吴平河同志是锡伯族先进人物代表之一,2014年4月30日他得到了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吴平河这位锡伯族的全国劳动模范,是克拉玛依钻井公司5058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今年48岁的他,已在钻井一线奋战了28年,曾经带着队伍在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把年进尺打到了3万多米,多次创出新指标、新纪录,他的队伍也因此成为西部钻探公司最出色的标杆钻井队、“红旗队”、“金牌队”。
克拉玛依建市50年50名先进人物中的克拉玛依区园林局党组书记胡秀琴同志为绿化克拉玛依市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几十年来,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很多锡伯族先进人物,在这不与一一细说,他们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与壮大,为克拉玛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锡伯族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名锡伯族,我们为有这样的同胞骄傲自豪!
(八)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1.“爱心捐款”。2012年2月,学会得知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一名优秀舞蹈演员关雪的生命正在遭受病痛折磨,她用坚强的意志维持生命的消息,学会立即向克拉玛依市全体锡伯族同胞及爱心人士发起倡议,用炙热的真情、温暖的双手,帮助关雪从病痛中重新站起来,学会组织举行了爱心捐款仪式,短短几天共筹集善款12510元,并汇至察县民政局账号,希望她早日康复,重返艺术舞台,为我们锡伯民族、为我们国家艺术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扶贫帮困”。自2011年以来,学会组织人员到医院探望60名住院治疗的会员及会员家属,还组织90人次到会员家庭登门拜访,了解会员的实际生活情况,并送去慰问品,在精神上给予了安慰。2012年学会得知白碱滩物业公司锡伯族同胞富康良因患肾病长期化疗透析治疗,家庭生活困难,生活非常拮据,于是,学会代表全市锡伯族同胞去探望并带去慰问金1000元以及慰问品,表示学会对他的关心和关怀。
(九)加强与外地锡伯族社会团体的友好往来
几年来,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先后接待了重走锡伯族西迁之路第一人北京人间瓷画文化推广公司总经理关蕴科先生;由北京、辽宁、新疆三地组成的“西迁之梦”活动团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常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佟瑞清先生;新疆锡伯语言学会书记兼副会长文忠信先生、副会长何飞燕女士及文艺队成员;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副县长佟金玉女士;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老龄委组织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团队、塔城市、巩留县、察布查尔县一乡、二乡、四乡、五乡等地的学会。尤其值得一提是学会还接待了国际友人蒙古国国家军事体育运动中心主任岗巴先生(少将军衔,正部级)、蒙古国体育局局长依吉勒先生(正部级)等。同时,学会也组织相关人员分别到新疆锡伯语言学会、塔城市、巩留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二、四、五牛录等地的社会团体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彼此间这友谊,加深了情感,增长了见识,同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五、其他工作
(一)年检工作
学会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接受克拉玛依市民间社会团体年检工作,在学会全体理事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工作下,顺利通过了2011年-2015年度年年检工作,其中,2011年度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被评为市级十佳优秀社会团体。
(二)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活动
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民政部第39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克拉玛依市社会组织评估登记工作。每年评估工作是市民政局负责市属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由评估委员会按照《实施方案》评估。整个评估工作经过学习动员,材料整理和自评,评估专家组评审和实地考察初评,程序非常繁琐,评定公示。学会被评为克拉玛依市3A级社会组织。
十、社会评价
克拉玛依市锡伯嘎善文化学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学会宗旨,建立了一套的规章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开展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本民族歌舞、按照传统民族礼仪处理殡葬事宜等各种活动,进一步团结凝聚了锡伯族同胞之间的情感,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