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壁龛前面放有供桌,上面有:1、7铜碗水(平时),节假日盛其他液体;2、7颗宝石;3、几只铜香炉、两个插干花的花瓶、两个木架上的铜镜,还有高大铜碗(杯),其上面镶嵌普通石料,看来是想代替宝石而做。在另一张桌子上,直接在一块绸子上即布尔刊前面放着五个碗,其中第一只碗中放着库尔铁奎(куртекуй)的种子和几块绸子;第二只碗中放着甜饼,上面盖着玻璃罩子;第三只点着香烛;第四只上面放着像鄂奇尔(очир)的有把手的铃铛;第五个上面放着一面小镜子。第一个供桌前面还放着漆成红色的放香炉的小桌子。
佛殿内四周墙上挂着满语叫尼鲁甘(ниругань)即画有神像的布画。除上面提及过的神像外,其中还有乌辛腾格里(Ухинь-тэнгри)(疑Ухинь应为усин,锡伯语庄稼之意——译者)多克什特、武神关老爷付奇合(Гуань-лаое Фуцихи)、阴间恶神鄂尔里克汗(Эрлик-хан)、接收恶人灵魂的苏尔德腾格里(Сульдэ-тэнгри)多克什特、阴间判官诺穆尼汗(Номунь-хань)、神学护神和阳间督查者的头领玛哈嘎拉(Махагала)多克什特;还有查甘伊巴甘(Цаган эбуген)的小画像——所有佛教徒都一律尊敬这个神,因为菩萨本身在世的时候接见过查甘伊巴甘,并和他谈过话。另外还有不少其他画像。
这里的壁龛佛像前面也有大庙买达里和地潘嘎拉神像前面那样的布挂——巴尔达新,其下面也吊着穗条(суйхэ)。除此之外,这里的装饰还有两个绘画的四角灯笼和一个贴有剪纸的圆灯笼。
阿斯哈依保(асхань-и бао)即侧殿中只有佛教圣人的画像(并没有什么铜像、木刻和石雕的佛像),而这些侧殿中却有在其他佛殿曾未见过的神像画,如:佛神确南加呼图克图(Чонанцзя хутухту)、宗喀巴及其弟子、买达里及其弟子、再生的宗咯巴、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鄂奇尔瓦尼付奇合(Очир -вани фуцихи)。此外,只有在侧殿中才能看到像治病的鄂克托西付奇合(Октоци-фуцихи)(蒙古语鄂托奇布尔刊或曼拉—Оточи-бурхан或Манла)和拉胡(Раху)的画像;还有海神莫德里汗(Мэдэри хань)的画像。这些画像全部都挂在佛殿的墙上或者是从中间的屋梁上直接垂挂下来。其中一个侧殿里有木质大庙的仿制模型。另外,我还看到乌辛腾格里的小画像放在一个小木屋里。
前面已经提到过,一般念经活动都在小庙里举行。这里一进门,左右两边对着壁龛佛像放着矮凳子,念经时喇嘛们可以盘腿坐在上面。这是些用红色布包缝起来、上面铺着毡子的椅子,上面再铺着小垫子。椅子前面还并排放着小桌子。这些小桌子用有红心的黄布覆盖着,其边四分之一处是绿色,再下面直到底是红边。举行佛事活动时所用的乐器和其他物品就放在这些桌子上。供桌右边放着一把有扶手的椅子,这是念经时庙长即大喇嘛坐的位置。现在的大喇嘛,在我考察锡伯庙时还不能享用这把椅子,因为他尚未得到当局的批准(当时伊犁将军上报其为庙长的报告还没得到北京方面的批准)。重大节庆时的佛事活动究竟如何进行,我未能看到。一般的日常活动是这样进行的:喇嘛们各个身披深红色袍子坐在椅子上,其中靠门口坐的最年轻的两位喇嘛走到门前台阶上吹海螺号,然后回各自的位置。接着开始大声朗读经文,大家都是齐声背诵;有时某位职位高的喇嘛起头一段多罗扎(дороза)经,其他人再跟着念。最后诵经结束之后 ,开始敲锣打鼓吹喇叭,总之,其喧闹声之大,对于不习惯的人,真正是震耳欲聋。在念经过程中,大喇嘛会数次摇动满语叫钦吉卡库—чингикаку(疑应为钦吉拉库-чингираку——译者)的铜铃,并将铜锣向上举起以示苏灭鲁(Сумеру)山。念经时使用的还有些其他乐器:海螺,两种不同形状的锣、鼓,像征木笛声的毕什库尔(бишкур),能发出马嘶叫声的铜铃。在举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时,除上述乐器之外,还有一种长长的铜喇叭。在附图中,这些乐器都能看到,从图中,另外还能看清在这些重大活动中喇嘛们所着的服装和所戴的帽子。平时喇嘛们的衣着和普通平民相同,他们只是在衣服上再外加一件黄色坎肩,而其他人穿的是红色的坎肩。
我们到访时,庙里共住有36位喇嘛,庙长叫大喇嘛。我们访问时的大喇嘛是二牛录人,名叫彭苏克(Пунсук)。他是去年5月由八个牛录推选为大喇嘛的,伊犁将军将此事已经奏报皇帝。寺庙成员有:大喇嘛一名,大喇嘛的助手两名:格斯克依(гэскэй)喇嘛和德木奇(дэмчи)喇嘛;格伦(гэлун)十名和格祖尔(гэцуль)二十三名。不设乌巴什(убаши)和班弟(банди)。喇嘛们的生活费用由八个牛录共同负担。据喇嘛们说,八个牛录每年向寺庙提供100斗小麦、100斗高粱、300两白银和50只羊。佛庙还有自己的耕地。喇嘛们相互之间都用满语交流,他们不少人还会说藏语,没有人会写汉文,但汉语讲得都不错,也有人(好像是大部分人)会讲萨尔特和塔兰奇语。总的来说,喇嘛们都显得有点无知,当问及某张画像时,甚至大喇嘛也都要查看书本,对待宗教仪式他们也有点敷衍了事。在考察期间,我发现喇嘛们一天只念一次佛经,而据他们自己说,一天应该念三次经,同时也并不是所有喇嘛都前来参加每天的念经活动。我们考察期间,有一次念经,快要结束时大喇嘛才出现,而且是得知我要给他们照相时才来的。就是喇嘛们的素质也不算很高:大喇嘛很高兴地接收了我赠送的两瓶酒,并十分满意地即刻和喇嘛们一起分着喝了起来。
伊犁地区锡伯佛庙调查提纲
1.锡伯族及其在伊犁地区的概况。
锡伯族是属于满族范畴叫新满珠的锡伯通古斯部族,与满族创始者有所区别。他们于清朝乾隆三十年迁移到伊犁地区,分为八个苏木勒(牛录)居住于伊犁河左岸。信奉佛教,每个苏木勒均有各自的喇嘛庙。另外,八个苏木勒共同出资在五牛录建有一个大寺庙。
2.1899年秋造访锡伯苏木勒的目的是调查佛教寺庙和锡伯人的生活习俗。
3.从固尔扎城至锡伯佛庙的道路。
去年9月1日,从固尔扎出发前往绥定城。拜访伊犁将军。9月4日前往锡伯苏木勒。新城。我的同伴有:И.Л.阿萨诺夫、阿克萨卡尔塔兰奇人哈里力和东干(指回族—译者)伊布拉依木阿訇以及他们的两个助手、塔塔尔人车夫和塔兰奇人厨师。乘摆渡过伊犁河。老五牛录的道路。到达锡伯喇嘛庙。视察寺庙及对寺庙的印象。在锡伯庙的夜晚。
4.锡伯寺庙的总体布局。
寺庙由八个牛录共同出资修建。首先倡议修建佛庙的是乌合力达色安班,并亲自出面筹集了足够的建筑款项,因劳动是义务的,所以只花了5000两银(按俄国钱是10000卢布)就建成了。寺庙四周筑有土坯围墙,喇嘛的生活区也由同样的土墙隔离。喇嘛们的住房、仓库以及其他辅助设施都位于围墙的东北边地区,并直接与有雉堞的原先的牛录城墙相连。大门的另一边,在院墙后面还能看到塔兰奇人和东干人造反时被毁坏的老寺庙的遗址。院内还有一堵将寺庙和前院相隔开的土墙。大寺庙和其他佛庙的门都从南面进,但要进寺庙的前院得要从西边和东边的小巷子进去。南边的墙体只是个象征性的门。石面道路。额屯德得叶勒莫林(Эдунь-дэ дэерэ моринь)(锡伯语直译为风飞马——译者)。 锡尔坦(силтань)。
5.庙大门、四个玛哈兰扎(махаранцза)和祭坛。
庙大门是按有红漆两扇木门的中式一层建筑。四个玛哈兰扎(四大天王)。
入口右边。
第二尊玛哈兰扎(满语)是博鲁巴可查(Борубакча)(梵语为维鲁帕克查,Вирупакча),其脸面及长辫为红色,眉毛、胡须是黑色。右手拿着苏布尔干(субурган),右手缠着一条蛇。
第一尊玛哈兰扎(满语),为地尔地里斯达力(Дирди-рисдари )(梵语德里塔拉什特拉,Дритараштра),黄脸,眉毛、胡须、长胡子为黑色,头发是红色;右手拿着一把伞,左手心上是花蝴蝶(?—译者)(хуа-ху-дяо)。
入口左边。
第二尊玛哈兰扎为栗色脸,长胡子、胡须、辫子均由黑线做成,双手提着琴。外斯拉玛纳(Вайсрамана)(梵语)。毕西尔瓦尼(Бисирвани)(满语)。
第一尊玛哈兰扎为蓝色脸,眉毛、胡须、长胡子、头发为红色。维鲁达卡(Вирудага)右手拿剑,左手拿白色圆球(海螺)。伯鲁达嘎(Борудага)(满语)玛哈兰扎前面是五香炉(Усян-лу)(纳木灯真—наму-дэнчжань)。
四个玛哈兰扎(四大天王)梵语名称为:德里塔拉什特拉(Дритараштра)、维鲁帕克查(Вирупакча)、瓦依斯拉玛纳(Ваисрамана)和维鲁达卡(Вирудака)。
四个玛哈兰扎(四大天王)满语名称为:地尔地里斯达里(Дирди-ридари)、伯鲁克查(Борубакча)、维(毕)西尔瓦尼(В(Б)исирвани)和伯鲁达嘎(Борудага)。
6.庙殿。
佛庙钟楼为六角形建筑(波阔提洛夫认为这楼位于一进门的大院中)。
日常举行念经活动的佛庙为四方形建筑,其前面有祭坛。
中间的佛殿有如下佛像:
达赖喇嘛(Далай-лама)、达拉鄂克(Дара-экэ)、阿里亚巴鲁[Ария-боло(锡伯文附页为阿里亚巴鲁—ария балу—译者)]、查甘达拉鄂克(Цаган-дара-экэ)、查甘舒呼尔泰(Цаган Шухуртей);第二排的几个神像是:布尔刊巴克西(Бурхан-бакси)、曼珠舍里(Маньчжушри)、阿玉西(Аюси)、宗喀巴(Цзонкава);多克什特(докшит)有:亚曼达嘎(Ямандага)(它有三十四只手、十六条腿和三个头)和毕斯曼(Бисман)。
绘画的佛像有:鄂尔里克汗(Эрлик хан)、苏尔德腾格里(Сульдэ-тэнгри)、诺蒙汗(Номунь-хан);多克什特(докшит)有:乌辛腾格里(Ухинь-тэнгри)、玛哈嘎拉(Махагала);还有查甘伊巴甘(Цаган-эбу-гэна)的小画像。
供桌上有如下物品:
1.七个铜碗;
2.八个乃曼塔辛(найман тахин)祭品(头)的绘画;
3.多伦额尔德尼(долонь-эрдэни),七颗宝石;
4.数个铜香炉;
5.两只插有人造花的花瓶;
6.两只铜镜;
7.刻画铜碗。
殿内装饰:拉巴里(лабари)——黄色布挂有红芯子,四分之一处下面挂有绿色绸布,其下面是红绸边。
翼殿。
画像有:佛教圣人、张家呼图克图(Чжанцзя хутукту)、宗喀巴(Цзонкава)及其弟子、达赖喇嘛及其弟子、买达里及其弟子、复生的宗喀巴、鄂奇尔瓦尼付奇合(Очир-вани-фучихи)、鄂克托西付奇合(Октоси-фучихи)、拉胡(Раху)和莫德里汗(Мэдэри-хань)。
喇嘛用的乐器有:毕什库尔(бишкур)一个(发木笛声)、甘林(ганлин)(疑为铜铃——译者)两个(发马嘶叫声)。
满族(应为锡伯族——译者)歌手用乐器有:
1.卡图汗(катухань)(扬琴),六十四弦;
2.鄂古春(онгочунь)胡昌子(ху-чан-цза)(疑为胡琴——译者),四弦;
3.阿吉格鄂古春(ацзигэ онгочунь)二胡,两根弦;
4.腾格里(仙家)(сянь-цза)三弦;
5.高级格伦(гэлун)十个;
6.二级格祖尔(гэцул)二十三个。
皇家庙宇。
1.吕将军,元朝皇帝,为了将人民从蝗虫灾害中挽救出来,他牺牲了自己。上年3月份发生了蝗灾。
2.到第二庙来念经的时间是春耕前的三月份。
(中间庙的)第一排当中是达赖喇嘛像。
其右边是:
1.买达里(Майдари)(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Part 1,p.92);
2.达拉鄂克(Дара экэ),创世以来第一个不改变自己的女人身为男性,愿为天下生灵造福的女神,于是得到了菩萨的最高等级。(A、波斯德毁叶夫:《佛教寺庙生活概述》48页);
3.阿里亚巴鲁(Ария-бало ),是11头神,古代为生灵的罪孽而悲伤,将自己的头颅摔碎成11块的神,随后其每块碎骨都变成了单独的一个头颅(同上书,48页)。
其左边是:
1.早丹朝(Заодань чжао);
2.奇甘达拉鄂克(Чигань-дара-экэ ),蒙古语查甘达拉鄂合( Цагань Дара-эхэ)。在蒙古为较受尊敬的胡毕尔甘(хубилган)之一(同上书,68页);
3.奇甘西库尔泰(Чигань Сикуртай)。
(中间庙宇的)第二排:
其第一排达赖喇嘛像后面是布尔刊巴克西(Бурхан-бакси)(释迦牟尼)像。
其右边是:
1.布尔刊巴克西的另外两幅画像;
2.曼珠舍里(Маньчжушри)智慧之神画像,其左手拿着帕德木(падму)和一本书,右手举着剑(同上书,48页),山西省五台山是曼珠舍里长住之地,故佛教徒经常前往朝拜;
3.(多克什特)亚曼达嘎(Ямандага)是九个主要多克什特之一(同上书);
4.阿玉西(Аюси)是长寿之保护神(同上书)。
布尔刊巴克西左手边的画像有:
1.达赖喇嘛;
2.布尔刊巴克西(释迦牟尼);
3.宗喀巴——黄教伟大创世人;
4.(多克什特)毕斯玛纳(Бисмана),是九个主要多克什特中的第五个(同上书)。
中间寺庙中的绘画——尼鲁甘(ниругань)有:
1.亚曼达嘎(Ямандага),多克什特之一;
2.山颜萨拉阿付奇合(Шаньянь сарангга фуцихи)(查甘西库尔泰—чагань сикуртай),能治百病;
3.布尔刊巴克西(Бурхан-бакши ),释迦牟尼;
4.乌辛腾格里(Укин-тэнгери),九个多克什特之第四个(同上书);
5.阿玉西的所在地德宗魂(дэцунхун);
6.萨克萨冷胡鲁克(Саксарыйн хурук)//根达纳尼鲁甘(гиньданай ниругань)//(锡伯语阴间地狱图——译者);
7.老爷付奇合(Лаое фуцихи)//关山地军(Гуань-шань-ди-цзунь);
8.鄂尔里克汗(Эрлик хан),阴间主神//差吉儿(Чай чжиль),是阴间之主宰者,将其描绘为高高坐在神位上对前来的灵魂进行审判,它手上的铜镜——托里能照耀每个人的善行和恶行(同上书)。
入口处的右边:
对查甘伊巴甘(Цаган эбегэн)的崇拜现象,在整个亚洲东北地区都非常普遍。查甘伊巴甘的形象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着白衣,手持龙头木犁,在佛庙中它的位置处在最末尾,佛教徒们尊重它是因为佛本身在阳间时曾会见过查甘伊巴甘,并和它进行过谈话。
1.查甘伊巴甘(Цаган эбегэн)的小胡鲁克(хурук)//巴哈纳鄂真(Бахана эчжэнь)//(疑为锡伯语的Бана эчжень,意为土地爷—-译者);
2.(多克什特)苏尔德腾格里(Сульдэ тэнгэри),接收恶人灵魂;
3.毕斯曼腾格里(Бисман тэнгэри),给予财富;
4.诺莫尼哈哈(Номони хаха)//萨库孙(сакусунь),阴间判官;
5.玛哈嘎拉(Махагала)//萨库孙(сакусунь),监督世间活人,是九个主要多克什特中的第一个,相当于亚曼达嘎菩萨(Ямандага),位居圣学保护神之首(同上书);
6.(骑骆驼的)胡毕尔甘火尔托鄂古冷(Хубилган хорто эгулэн),其上面是骑鹿的咱木布木林(Замбу мурэн),两个都是乌辛腾格里(Ухин-тэнгэри )的儿子;
7.乌金腾格里(胡毕尔甘),与恶魔搏斗;
8.(乌辛腾格里之子)帕德玛拉嘎(Падма рага)(Падма рага之рага疑为пака,锡伯语意为矮子—译者),骑着水牛和尼杜努鄂木图(Нидуну эммэту)(乌辛腾格里之子),手提战刀骑着马。
大殿中的布尔刊(бурхан)佛像:
1.迪潘嘎拉(指Sanscrit.Dipamkara —原注)付奇合(Дибань-гара фуцихи)佛像。
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四个继承者预告了此后者的来临;Varaprabha之弟子,汉语为体和谐楼(ti-he-jie-lou),燃灯佛(ran-deng-fo),顶光佛(ding-guang-fo)(见Hand-boor of Chinese Buddhism, by E.J.Eitel)。
2.释迦牟尼佛像。
3.买达里(Майдари)佛像。
买达里虽然不是历史人物,但他是释迦牟尼常常提及的自己身边的主要虚构的菩萨。据说释迦牟尼观察了自己的继承者出世后的5000年经历。买达里是佛教徒们期盼的弥赛亚——救世主,就现在也掌管着布道事宜。
阿斯哈依保//Асхань(应为асха—译者)и боо(翼殿)。
左边的画像有:
1.布尔刊巴克西(Бурхан-бакси),释迦牟尼;
2.达赖喇嘛及其弟子;
3.买达里及其弟子——佛教徒们企盼的弥赛亚(救世主);
4.张家呼图克图(Чжанцзя хутухту);
5.宗喀巴及其弟子——喇嘛教创始人;
6.达木多刊杜尔林(Дамдокан дурлын),与恶魔搏斗;
7.拉胡腾格里(Раху тэнгри),救治百病;
8.阿里亚巴鲁(Ария-бало );
9.八卦(Па гуа);
10.宗喀巴的复生;
11.亚曼达嘎(Ямандага)的两种画像;
12.神农(Шэнь-нун)鄂克托付奇合(Октоси-фуцихи),蒙古语鄂托奇布尔刊(оточи-бурхан)或曼拉(Манла)(锡伯语意为神医——译者)(同上书);
13.嘎尔地(Гариди)乌;
14.地潘嘎拉(Диван-гара)(指Sanscrit. Dipamrara—原注);
15.鄂楚尔瓦尼付奇合(Очул-вани Фуцихи),释迦牟尼之主要弟子;
16.木德里汗(Мэдэри-хань),海神(龙王爷?——译者)。
佛堂中间横梁上悬挂的八个胡鲁克(хурук)是:
1、玛哈嘎拉(Махагала);
2.(多克什特)毕克西(Бикси);
3.鄂奇尔瓦尼(Очир-вани)//瓦吉拉帕尼(Вачжра-пани),镇压闹事的什木奴斯(шимнус)乱军(同上书);
4.拉胡(Раху);
5.乌金腾格里[Укинь(应为Усин—译者)-тэнгэри];
6.?(原有—译者)奇哈玛哈嘎拉(циха махагала);
7.?(原有—译者)诺诺木哈甘汗(нономь-хага(нь)(хань);
8.杜尔布尼(Дурбунь)和嘎尔图玛哈嘎拉(гарту махагала),两个都是多克什特。
这里还有鼓楼的四个铃铛和阿斯哈依保(Асхань и боо)(翼殿)的木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