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习俗风情篇
>
锡伯族的吊篮(谢善智)
锡伯族的吊篮(谢善智)
发布时间:2023-04-17 11:59
285

最近,我去锡伯人家作客,见到正在养育“阿吉谷伦”(小孩)的人家,毫无例外都悬挂吊篮。和屋梁平行,架设一根碗粗的松木,上系绳子,垂挂下来,套住吊篮四角,一问主人,才知道,新嫁娘怀胎,丈夫就寻访高明的工匠,请他为爱妻制作吊篮。解放前,工匠做好了吊篮,主人盛满一吊篮麦子作为酬劳。解放后,制作一只吊篮,一般需要十五元。工匠不哄抬价格,但只要他出口,主人绝不讨价还价,因为添丁是喜事呵。

    锡伯人认为,吊篮越旧越好,如养育了几代人,婴儿无一夭折的吊篮,就被视为珍宝,人家会来求借。相反,如有婴儿夭折的吊篮就要废弃,另制新篮。

    婴儿睡觉时,吊篮内放一把笤帚,据说可驱梦魇、扫邪气。普通的吊篮是用杨木、松木做的,考究的则用桑木,配以山羊皮的吊绳,黄铜的吊钩。吊篮里的被褥,一般用羊皮做,名贵的用貂皮或水獭皮做,年轻的母亲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摇着吊篮,低吟浅唱,伴着宝贝儿进入梦乡。    

    吊篮是怎样出现的?原来,古代的锡伯族是东北的狩猎部落,森林草原是他们的活动舞台,为行猎方便,更为了躲避兽害,不知哪位先民最早把吊篮吊上树杈,高招既出,倏忽蔚然成风。我情不自禁地称赞精美的吊篮。男主人自豪而诙谐地说:“孩子从小悠悠晃晃,经受空中锻炼,长大了,定能当个好飞行员!”女主人嫣然一笑,情带娇羞,也许她在祝福自己的孩子成为蓝天的雄鹰。

吊篮呵,你是诗,你是画,你洋溢着锡伯族母亲平安的祝愿!

(本文原载《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资料》,2002年)

2023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