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习俗风情篇
>
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打瓦”(高凤阁口述、田国忠整理)
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打瓦”(高凤阁口述、田国忠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17 12:07
359

打瓦:原名叫“打靶”,由于年久念白为打瓦。这种体育活动源起于锡伯族的狩猎时代,狩猎的工具除了弓箭外,还有大头棒和扎枪。为了让锡伯族儿童从小锻炼他们打靶的臂力和眼力,使他们将来成为好猎手,打瓦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打瓦,大人小孩子均可以玩,多少人不限。方法是:立一块木片,也有立瓦片或砖头替代,在其一侧2丈开外画一道线,远近大家临时商量,人大则线远,人小则线近。每人手持一块木片。也可用瓦片或砖头替代,站在线前轮流扔打立着的木片(或瓦片、或砖头),打中者为胜,既练瞄准,也练臂力。

黑龙江省双城县锡伯人的打瓦比赛,分甲、乙两组为比赛单位。比赛动作为7套。

单箭直射:双手开弓式,双腿蹲裆式,迈左脚,右脚撤左脚后,右手将瓦扔出。口中念道:“白揍。”将对方瓦打倒为胜。3人打瓦如果2胜1负,则可选1人救负者,救成功为1套全胜,失败则全组失败。

单腿轮射:先斜身(舞蹈大掖步)将瓦扔出两步远,然后念道:“迈步加1。”单腿跳上两步,跳瓦上,(跳不上为负)再跳下,拾起瓦,右臂抡圆扔出打瓦,打倒对方立瓦为胜。3人有2人胜,1人负可救之(2人负无效),如前述。

斜射:站“端腿”式,将瓦扔出3步远,然后右脚单跳3步,跳瓦上,念:“迈步加1,里2垫2。”再跳下捡起瓦,用右臂抡圆将瓦从左裆中扔出打瓦,打倒对方瓦为胜。3人有2人胜,1人负可允许救,如上述。

大骗马:用“顺风旗”式准备,然后将瓦投出约4步远,念道:“迈步、加1、里2垫、外2垫。”跳4步跳瓦上,再跳下,捡起瓦,换左腿立从右外裆中扔出打瓦,打倒瓦为胜。2胜1负可允许救之,如上述。

虚射复原:用“顺风旗”式准备,后将瓦扔出5步远,用右腿单跳5步,念道:“迈步、加1,里2垫、外2垫、卯瓦。”第5步跳瓦上,再跳下,用右脚独立,踢自己瓦将对方瓦击倒,然后单腿站原瓦地,将对方瓦卯立起才为胜。2人胜1负可救之,如上述。

斜身探海:男站“大八字”,女打时站“踏步”式准备,然后将瓦扔出6步远,离对方立瓦越近越好(但要打倒对方瓦则为负),然后仍用右脚跳6步,念道:“迈步、加1、里2垫、外2垫、卯瓦。”前6步跳瓦上,再跳下瓦,捡起自己瓦,后用“探海”式用自己瓦去刮对方的瓦,要刮过起点线,再用6步跳回起点线为胜,刮不过线为负。2人胜1人负可以救之,如前述。

鹰展翅:男站“大八字”,女站“踏步”式准备,然后将瓦扔出去7步远,必须扔过对方立瓦线(打倒对方瓦为负),然后用右脚起跳,第6步在立瓦线内,第7步跳过线,要跳到自己瓦上,跳下用“老鹰展翅”式将自己瓦拾起,去刮对方立瓦,刮过自己立脚点即为胜。2胜1负可救,如前述。

以上7套全胜为总胜。3人全胜一套,再进行下一套。如果中

间进行某一套负了,则给对方卯瓦,让对方打;如果对方在某一套也负了,那么甲组再接着负的那套重来。

打瓦规则是:甲方不应打倒对方瓦,而打倒了甲方瓦则扣分或为负;打倒对方瓦时,如果甲方瓦压在对方瓦时为负亦可扣分。不应过立瓦线,而过了线为负;应过立瓦(第七套)而投扔不过去也为负。

打瓦线距离:起点线距立瓦线为8米。瓦的标准:用木制作,长8寸宽4寸,亦可根据人员年龄可大可小。

1986年5月12日,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松花江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代表队向大会汇报表演了锡伯族打瓦项目,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代表队还打印材料专门介绍打瓦。介绍材料中写道:“打瓦”的由来,据双城锡伯族老人高凤阁讲,清朝,锡伯族随同满族由北京迁民到黑龙江,落户到双城的有40多户,250多人,分散居住在120个营子内[一个营子(屯)48户。其中一些营(屯),仅有锡伯族三四户],由于民族分散居住的原因,少年儿童也就不能交流本民族的体育游艺等活动。当时,锡伯族的少年儿童在老人启发下(锡伯族善于放牧、狩猎、骑射),创造了几种体育、游艺活动,如:“踢熊头”、“射千子”、“打瓦”等活动。由于这些活动不限人数,两人可以玩,六人八人亦可以玩,这就解决了锡伯族在一个营子里虽然户数稀、孩子少,也可以开展体育游艺活动的问题。打瓦是打靶的念白音,老年人为了让孩子们不忘本民族的劳动本色,从小锻炼他们打靶的手和眼力,使他们将来成为好猎手,“打瓦”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后来,这种活动也流传到满族孩子们当中,他们也有好多孩子玩“打瓦”游戏。时至现在,已近于失传。

1989年9月20日,在哈尔滨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也表演过锡伯族“打瓦”比赛。

 

2023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