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文化篇
>
锡伯族的宗谱文化(佟克力)(上)
锡伯族的宗谱文化(佟克力)(上)
发布时间:2023-04-15 23:30
989

 宗谱文化是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们较真实记录了锡伯族各哈拉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氏族简要历史。自宗谱文化可以大致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活动。因此,锡伯族宗谱是本族研究必不可少的史料。

 编修家谱是锡伯族哈拉莫昆、乌克孙乃至家庭社会活动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家谱是一个哈拉莫昆、乌克孙家庭的象征,是其简要的历史。

 家谱是锡伯族最形象的记录一个哈拉莫昆、乌克孙或家族发源、延袭的谱书(宗谱),它包括哈拉谱和莫昆谱。

 锡伯族的家谱溯其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遥远的古代,其祖先就会“刻木”记事,但因年长日久,记事的木头腐朽散失,后代无法知道祖先的承袭情况。后来,人们发明了可以形象地记录祖先传袭情况的希林妈妈。发明希林妈妈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等到有文字后,才开始修立家谱。

 创立家谱,对锡伯族人民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辽宁省“图克色里哈拉宗谱”阐述其意义道:“一、本宗谱之设,所以祀先,唯代久年湮无由调查,谨按我支之先人为始,各备龛以供之,使后世之子孙稍知本流,以存观忠。二、敬先祖睦宗族,以为孝悌之本,凡族中子弟有不善者,皆得尽训诲之责,不可有亲疏之见,而子弟对于族中尊长,均须恭顺,亦不可存亲疏之见。三、凡分居者,各宜备宗谱一份,以知己之渊源。每三十年合族通修一次,其地点时间,皆临时核定,但此三十年中,遇有死亡者,待子弟记其事迹,以备通修时,记录于事迹栏内”。又如“安氏宗谱序”写道:“从来国不能无史,家不能无谱,家谱之重等于国史。恐世远则易疏,族繁则易乱也”;“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欲联宗族之情,明伦常之理,家谱实不可不修辑也”。其目的就是“发扬先祖之德,大昌祖宗之功”。

 从目前所见的家谱来看,其类型有如下两种:一是谱书,即编印装订成册的谱书;二是谱单,即在一块绫子或粗布或纸上抄写的世系表。宗谱的内容也不一致,谱书内容较为详尽。一般都有封面,写有家谱名称,如《关氏宗谱》、《依尔根觉罗西僰肇宗谱》等。谱内有不同写法与不同内容的谱序;有宗支排列(也叫“世系表”);有的还有“家规”、“家法”等;最后有修立谱书的年代与修谱人等。谱单内容较简要,有的谱单在右上方记有简短的谱序;除谱序外就是宗支排列;最后有修谱的年代等。还有的谱单只有宗支排列,无其他内容。谱书或谱单,在宗支排列的记载中,有的标有官职、去向,如,×××兵、×××骁骑校、前锋、佐领等;×××拨往伊犁等。有的只是姓名的排列。

 宗谱的书写文字也不一样。纵观创立宗谱的时期,是清朝鼎盛时期,大部分宗谱用满文书写。由于历史的变迁、民族的迁移和战争等因素,很多宗谱焚毁或损失,保留至今的很少。现搜集的宗谱,大多是民国和伪满年间,根据保存的旧谱重新续编而成的。谱书或谱单,书写的文字有三种形式:一是满文;二是汉文;三是满文与汉文合璧。重续的谱书、谱单都是汉文,使用了汉译姓、汉文名,并排“辈”字留于后。

 从目前搜集到的家谱上看,谱书和谱单的序言里,一般都记载了该哈拉莫昆的渊源、原居地域范围、迁徙情况和本哈拉莫昆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等。请看以下数份家谱谱序的记载:

《吴氏宗谱》序记载道:“我吴扎拉氏(吴姓),原系伯都讷磋草沟锡伯人也(今吉林扶余县)。满清建国之初,我先人略有军功,因之随军南迁,移于沈阳。即从乌扎拉氏译为吴姓。拨归盛京(今沈阳)镶黄旗满洲第四佐领下充差。先以来沈之初,防居城西哈达堡子等处,计有数世。后于乾隆十一年,迁于城西南北营子村……”

《完颜氏系谱》序记载道:“……若我先远,初生于长白山阴混同江岸……(是)古之东胡肃慎,今之女真满洲部落人也。与金时完颜阿骨打同宗。世居今之吉林伯都讷磋草沟等处,部落曰西伯满洲。适清太祖兴师,我西伯全部落悉从入关,战胜攻取,屡奏奇功,清帝知我族强悍,不容团聚一处,防生意外,遂分散各旗各佐,将我一世祖额勒格图,拨归盛京满洲正红旗第二佐领下驻防旗人,世居盛京南六十里正红旗界内河山沟村……”

《何叶尔氏宗谱》序记载道:“始祖原为妹妹江(嫩江)、齐齐哈尔地方达尔扎奇村人,康熙四十年住四十洼村,迁入盛京驻四十洼地方。于康熙四十六年又移住前孤家台村。”

《卜姓家谱》序记载道:“世祖系元太祖第三子苗裔塞棱车臣台吉,由天聪七年十一月由锡尔哈锡穆抡锡伯图处起程归贲来,天聪八年正月至盛京归圣驾当差。太宗文皇帝赏蟒袍等物,牛六只,村庄四处,每处赏仆人十名,守村度日,又赏差为牛录额真,后分设为八旗,分拨镶白旗第一佐领当差,原任佐领,系蒙古根基,锡伯卜姓,卜占那哈拉。”

《关氏家谱》序记载道:“康熙三十年,奉旨由黑龙江移西伯(锡伯)三千丁驻京师,吉林移三千丁驻盛京,瓜尔佳氏(关姓)当即入镶蓝旗。”

 以上仅择录了要者,类似记载还有很多。

 综上所述,锡伯族的家谱,是很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研究其历史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对研究其族源、氏族制度的兴衰史,更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文化遗产,已成为锡伯族研究中的重要任务,应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锡伯族(包括东北锡伯族)各哈拉莫昆逐渐挖掘和整理各自的宗谱文化,目前已整理出一百多部(件)哈拉莫昆谱书、谱单、家规等,从其内容言,都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聊引最具文化价值者如下:

《乌珠牛录顾尔佳氏家谱》。1布。清乾隆三十年(1765)锡伯营乌珠牛录顾尔佳氏编修的谱书。记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乌珠牛录顾尔佳家族10代男性,按辈分上下十层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70厘米×16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乌珠牛录村郭东平家中。

《何氏宗谱》。不分卷。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佚名(满文)修,光绪十九年(1893)译为满汉合璧,民国三十一年(1942)转写成汉文。宗谱记述了原居地、迁徙、辈字、世系等。对研究锡伯族史具有参考价值。纸质单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为135厘米×8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辽宁省沈阳市安振泰处。

《吴氏世代家谱》。不分卷。清嘉庆十八年(1813)佚名纂,光绪三十四年(1908)吴恩奎抄录汉文。家谱记述了原居地、迁徙、旗佐、修谱经过等。对研究锡伯族迁移及人口情况有参考价值。纸质单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分别为67厘米×67厘米、120厘米×8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辽宁省沈阳市安振泰处。

《扎库齐牛录扎斯胡里氏家谱》。1布。清道光四年(1824)锡伯营扎库齐牛录扎氏祖先编修。记录扎库齐牛录扎氏家族十代共131名男性,按辈分上下十层排列。棉布。满文墨书。页面规格39厘米×26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齐牛录村英林家中。

《扎库齐牛录觉罗氏家谱》。1布。清咸丰五年(1855)锡伯营扎库齐牛录觉罗氏祖先编修。记录本家族十一代共123名男性姓名,按辈分上下十一层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10厘米×7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齐牛录村赵如林家中。

《宁固齐牛录巴雅尔氏家谱》。1纸。清同治元年(1862)巴雅尔氏编修。记录锡伯营宁固齐牛录巴雅尔氏九代共30名男性,按辈分上下九层排列。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10厘米×8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宁固齐牛录村伊克津太家中。

《堆齐牛录关氏家谱》。1布。清同治年间锡伯营堆齐牛录关氏编修的谱书。谱前有立谱年限说明。记录锡伯营堆齐牛录关氏家族12代男性姓名,按辈分十二层上下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40厘米×15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堆齐牛录村关英成家中。

《韩氏家谱》。不分卷。清同治四年(1865)佚名纂修。主要记述了世系。对研究锡伯族史具有参考价值。纸质单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约80厘米×60厘米。今藏辽宁省沈阳市韩伯纯家中。

《哈斯呼里氏谱书》。不分卷,1册,61页。清同治十一年(1872)纂修,民国三年(1914)经松岩译为汉文。该谱书记述宗族源流、迁徙、世系宗支等。对研究锡伯族史具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8开。保存完好。今藏辽宁省沈阳市安振泰处。

《依拉齐牛录苏穆尔氏家谱》。1纸。清光绪五年(1879)锡伯营依拉齐牛录苏穆尔氏编修。记录苏穆尔家族7代共148名男性,按辈分上下七层排列。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00厘米×7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依拉齐牛村录苏德善家中。

《富察氏家谱(另一系) 》。1布。清光绪十六年(1890)富查氏祖先编修。记录诺莫其为第一代祖先的七代男性姓名,按辈分七层上下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50厘米×9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镇富元寿家中。

《关姓锡伯调访录》。不分卷。清光绪六年(1880)佚名撰。主要记述了族名、原居地、世系及历世调查访问纪录。抄本。纸质折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24厘米×237厘米。保存完好。今藏辽宁省沈阳市安振泰处。

《乌珠牛录胡希哈尔氏族家谱》。1布。清光绪七年(1881)胡希哈尔氏编修。记录胡希哈尔氏六代总共48名男性按辈分上下排列,第一层排列祖宗名称,其下五个层为祖宗的子孙后代,均按辈分往下排列,人名右下角说明该祖先当时就任的职务。黄绸。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49.5厘米×27.3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乌珠牛录村胡文明家中。

《宁固齐牛录富查氏家谱》。1布。清光绪十八年(1892)锡伯营宁固齐牛录富查氏祖先编修。记录宁固齐牛录富伊鲁第一代祖宗的富查家族共七代男性姓名,按辈分七层上下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60厘米×11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宁固齐牛录村西拉布阿家中。

《纳达齐牛录艾雅拉氏家谱》。1布。清光绪十一年(1885)艾雅拉氏编修。记录纳达齐牛录艾雅拉氏八代共92名男性,按辈分上下八层排列。黄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10厘米×6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村玖元家中。

《孙扎齐牛录阿雅拉氏家谱》。1布。清光绪十一年(1885)锡伯营孙扎齐牛录阿雅拉氏编修。记录孙扎齐牛录阿雅拉家族八代男性,按辈分上下八层排列。黄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20厘米×6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村文明家中。

《纳达齐牛录孔格里氏家谱》。1纸。清咸丰五年(1855)锡伯营纳达齐牛录孔格里氏编修。记录纳达齐牛录孔格里氏十代男性,按辈分上下十层排列。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39厘米×3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村个人家中。

《扎库齐牛录郭尔吉氏家谱》。1布。清光绪十六年(1890)锡伯营扎库齐牛录郭尔吉氏编修。记录扎库齐牛录郭尔吉家族十代男性,按辈分上下十层排列。红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00厘米×64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齐牛录村个人家中。

《宁固齐牛录伊拉里氏家谱》。1纸。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锡伯营伊拉里氏祖先编修。记录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为第一代祖宗的伊拉里氏家族共七代男性姓名,按辈分七层上下排列。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35厘米×3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宁固齐牛录村伊少英家中。

《孙扎齐牛录叶赫那拉氏家谱》。1纸。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锡伯营孙扎齐牛录叶赫那拉氏祖先编修。记录孙扎齐牛录叶赫那拉氏十代男性,按辈分上下十层排列。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20厘米×9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村文明家中。

《图克色里氏宗谱》。不分卷,1册,9页。佚名修。宗谱记述了族源、立谱意义、服制、茔地、十规八戒、世系。对研究锡伯族历史、文化、道德规范具有参考价值。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印本。纸质平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16开,四周单边。保存完好。今藏辽宁省沈阳市安振泰处。

《乌珠牛录图克色里氏家谱》。1布。锡伯族图克色里氏家谱。1900年由图克色里氏编修,1929年重修,由谱序、谱单组成。谱序记述图克色里氏族谱溯源、立谱意义及家规等。对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宗谱文化有参考价值。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80厘米×60厘米。由该氏族长收藏。肖夫汉译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纳达齐牛录富察氏家谱》。1布。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编修,民国三十三年( 1944)纳达齐牛录富查氏重修。记录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富查氏以富伦泰和富鲁阿为祖先的九代男性,按辈分九层上下排列。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40厘米×11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村金保家中。

《依拉齐牛录鄂尔克勒氏家谱》。1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锡伯营鄂尔克勒氏编修。鄂尔克勒氏十一代男性按辈分排了十一层的谱书。西迁伊犁来的本家族成员即祖宗排列为第一层,其后的十层按辈分排列,其后代子孙共160人。棉布。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50厘米×120厘米。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依拉齐牛录村春孝家中。

2023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