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文化篇
>
察布查尔县锡伯语地名邮政日戳史话(安建明)
察布查尔县锡伯语地名邮政日戳史话(安建明)
发布时间:2023-04-16 15:06
411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我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邮政局按照国家邮政局的有关规定,根据上级要求刻制并使用了当地相应的锡伯族语地名的邮政日戳,并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因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的各级邮政部门使用的邮政日戳中,有相当多的都是使用了锡伯族语地名的日戳。

 本人出于集邮爱好,收集了部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语地名邮政日戳,并走访了县邮政局有关部门和有关知情人员以及社会上的部分老人,对该县曾经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锡伯族语地名邮政日戳及有关地名情况,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概述如下。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邮政局曾经使用过的是八楞方型“邮资已付”日戳,根据国邮(2003)74号文件规定:“国家邮政局决定于2003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使用“邮资已付”戳”的规定,这枚日戳已停用。当前,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邮政局中,使用过或正在使用锡伯语地名日戳的邮政局(所)有:察布查尔镇邮政局;斐新哈莎邮政支局;爱新舍里镇邮政支局;堆依齐牛录邮政所;孙扎齐牛录邮政所;纳达齐牛录邮政所;扎库齐牛录邮政支局;木图斯托布邮政支局;托布邮政支局;佛尕善邮政支局;哈海支局;绰霍尔邮政所等共12处。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邮政局,邮编835300。该日戳为双月牙腰框式(因为这种日戳是1957年开始使用的,因此也称为“57式”),戳面直径为30毫米,文字为汉文单种文字。

 该局设在察布查尔镇,是中国共产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员会以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以该县著名的“察布查尔布哈(大渠)”的名字命名的,体现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各族人民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牛录排列,察布查尔镇是宁固齐牛录,原属伊犁锡伯营正黄旗。现在是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该日戳因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应该有汉文和民族文字”的要求,现在已停用。

 斐新哈莎邮政支局,邮编835304。这枚日戳为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相径30毫米,汉、哈文两种文字。该支局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以西34公里的伊犁河出境处南岸,现为兵团农四师六十七团驻地。“斐新哈莎”锡伯语意思是稠密的围栏,据说是因为早年此处曾经遗留有许多准噶尔时期的稠密的圈羊围栏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此戳现在还在使用中。

 爱新舍里镇邮政支局,邮编835303。这枚日戳也是单圈无腰框式日戳,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位于县城以西30公里处,原先是乌珠牛录,原属伊犁锡伯营镶白旗和依拉齐牛录正白旗的驻防地;现在是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爱新舍里镇党政机关所在地。“爱新舍里”在锡伯语言中是“金泉”的意思,是因为在该镇东南角处有一股甘甜清凉的泉水,为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军民们提供着必需的生产生活用水(因为当时察布查尔大渠还没有开挖,这里没有别的水源可以作生产生活使用,因此,这股泉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公社化期间,该镇曾经称为“金泉公社”。这股泉水至今还在涓涓流淌,这里的人们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一种习惯,那就是农闲时,这里的人们常带着家人和孩子们,到泉边去看一看、喝几口清凉甘甜的泉水,给孩子们讲述和缅怀祖先们在此地经历过的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和祖先们坚定不移的保国守边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孩子们不要忘了先辈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锡伯民族自身的民族使命和责任感。该泉也由此成为当地各民族人民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基地。“爱新舍里”这枚日戳现在还在使用。

 堆齐牛录乡邮政所,835303。该日戳是五七式即双月牙式腰框式日戳,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日戳的下月牙刻有“23”的数字,表明该戳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邮政局刻制的这批日戳排列中的第23号。该所位于县城以西23公里处,是堆依齐牛录乡党政机关所在地。堆齐牛录原属伊犁锡伯营正红旗,该牛录的人们自古以来比较注重本牛录民众的文化素质教育,因而出过许多名人,如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沙陀,可以用汉文、满文、锡伯文文字书写的书法家格吐肯、现代诗人佘吐肯等许多名人均出自该牛录,也同时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发展群众性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因该支局已撤消,此日戳现已停用。

 孙扎齐牛录邮政所,邮编835301。这枚日戳是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在县城以西8公里处,现为孙扎齐牛录镇党委和政府的所在地。孙扎齐牛录,原属伊犁锡伯营镶黄旗。“锡伯族族博物院”就建在该镇,现在成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一个突出的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之一。每年有不少各地游客来此地观光旅游,从这里学习了解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促进了锡伯族人民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这枚日戳已停用。

 纳达齐牛录邮政所,邮编835300。该日戳是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该地名应为纳达齐牛录乡,原属伊犁锡伯营正蓝旗,该日戳时间排列字钉多一位。 纳达齐牛录乡在县城以东2.5公里处,是纳达齐牛录乡党委和政府所在地。乡内建有图公祠及关帝庙、娘娘庙等。图公祠也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青少年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之一。此日戳还在使用中。

 扎库齐牛录邮政支局,邮编835308。该局这枚日戳也是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扎库齐牛录原属伊犁锡伯营镶蓝旗;寨牛录属伊犁锡伯营正黄旗。扎库齐牛录和寨牛录相连,在县城东8公里处,北与伊犁州奶牛场界邻,东与兵团69团交界,西与良繁场相连,承担扎库齐牛录乡党政各部门及包括寨牛录的广大农牧民的邮政通信服务任务。此日戳现在仍在使用中。

 木图斯托布,邮编835311。该日戳为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该支局在伊犁河(一桥)渡口南岸两公里处,现为伊宁市奶牛场党委和政府所在地。木图斯托布这个地名很有意思,此地名是由人名演变过来的。原先伊犁河上没有大桥时,过河都是靠摆渡,而且那时伊犁河南岸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人们渡过了伊犁河以后,不一定当时就能找到顺道方便的车赶回家,况且,还有野兽常常出没于草丛树林中,需要人们结伴徒步回家,极大影响差役们办事的速度和效率。因此,为了方便大家出行,有关部门专门抽派了扎库齐牛录一名叫“木图斯”的兵丁,命令他们一家人在此地建托布驻扎,作为一处类似于客栈的地方;一方面方便因公差来回渡河办事的人们,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有事来回渡河办事的老百姓们,为大家提供一个吃饭住宿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要求木图斯一家沿伊犁河南岸,开辟草场发展养马业,为军队准备和提供马匹,由此还可以解决木图斯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问题。而“托布”,在锡伯语中,意为“庄户”。由于这个“托布”是木图斯家的,于是“木图斯托布”就由此得名。而木图斯的名字和“木图斯托布”的名称,随着其所起到的独特的作用,也被察布查尔县的各族人们广泛传呼,随着漫长岁月演变成了地名,保留并沿用至今;“木图斯托布”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察布查尔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日戳现在还在使用中。

 哈海邮政支局,邮编835312。全称应为“哈海乌辛”,此戳地名不全。该日戳为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哈海邮政支局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以东25公里处、伊宁市东南18公里处,现为兵团农四师69团驻地。

“哈海乌辛”锡伯语为“男子汉的农田”。这是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名,却由于邮政日戳刻制的地名不全,使我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调研时,遇到了很多困难,颇费了我好多时间和精力:当时我咨询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不知道“哈海”这个地方,使我非常奇怪。最后费尽周折,才搞清楚这个地方的地名应该是叫“哈海乌辛”,由于日戳上简化了的地名,使当地的老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让我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30岁以下的青年人,基本上都不知道“哈海乌辛”这个地名。更何况是在邮政日戳上被简化了的、只有“哈海”两个字的地名,只能让人们感到莫名其妙,无所适从。而时间长了以后,谁还能记得这个地名呢?由此发现的问题便是:地名使用不全,无法准确表达该地名全部的含意,因而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此日戳现在还在使用中。

 托布邮政支局,邮编835302。该局这枚日戳也是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此地名的正确地名叫法应该是叫“察布查尔托布”,位于县城以西16.5公里处,现在是察布查尔种羊场(托布中心)党政机关所在地。

 “察布查尔托布”,在从前的察布查尔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中,曾经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里是县城通往堆齐牛录、依拉齐牛录、乌珠牛录以及斐新哈莎等地的交通要道;而且,以前为了保证察布查尔大渠的顺利畅通,每年冬天农闲时,各牛录都要组织各自的强壮男女劳力,要按时赶到察布查尔大渠渠首及渠道,参加加固渠首、清理淤泥、疏通河道的义务劳动。而察布查尔托布的南面渠道,也是需要清理淤泥的主要地段,每年冬天,乌珠牛录、依拉齐和堆齐牛录的人们,都要到这里参加察布查尔布哈渠道的淤泥清理、疏通水道的义务劳动(文革时期叫做“会战”),由此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察布查尔托布。因此托布的正确的叫法应叫“察布查尔托布”。此日戳现在仍在使用中

 佛尕善邮政支局,邮编835301。该日戳为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佛尕善”锡伯语意为“老村庄”。是锡伯族军民于1766年正月期间,乘着伊犁河水冰封之机完成南渡之后,集中驻扎的地方。后来按照编制各自分开驻防后,锡伯族军民就将原来渡河后集中驻扎的地方,称为“佛尕善”。一直沿用至今。现为兵团农四师68团驻地。此日戳现在还在使用。

 绰霍尔邮政所,邮编835300。这枚日戳也是单圈无腰框式,戳面直径30毫米,文字为汉、哈双文字。此地名为锡伯语,意为“青花儿”。在农村分支机构改革时,该邮电所被撤消,因此该日戳也已经被停用。

 我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收集各种民族语地名的邮政日戳,研究日戳上的民族语地名的含义,提高了自己的集邮知识,还提高了自己对锡伯族文化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这无疑对自己的集邮知识和对锡伯族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也是自己文化生活和集邮生涯中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根据《锡伯文化研究》2013年12月总第2期改编)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