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文化篇
>
锡伯族古老的萨满文化(赵春生)(下)
锡伯族古老的萨满文化(赵春生)(下)
发布时间:2023-04-16 15:08
596

 四、萨满的跳神治病与送遂仪式

 在萨满教活动中,萨满为人跳冲治病、驱灾避邪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他们认为,人的疾病是由恶神或恶所致的结果,而且不同的鬼神作崇有不同的症状。对于不同的鬼神作崇而引发的疾病,萨满就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病情不严重的要祭奠公鸡,病情严重的则祭奠绵羊;如果是由恶神恶魔作崇而引发的疾病,就用绵羊或山羊祭奠。祭奠公鸡或绵羊、山羊的目地都是为了驱赶作崇于病人的恶神恶魔。

 萨满在为人跳神治病时,必须要请出自己所供的动物神,借助于动物神的威力和指点,去征服作崇于人的恶魔和恶神,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所谓动物神就是萨满供奉的动物神灵,萨满称为“巫出库”,这些动物神是专为萨满神所唤,每个萨满都有几种属于自己的动物神。如狼神、野猪神、豹神、雕神、大鹰、虎神、蟒神等都属于动物神的范畴。萨满在开始治病时,首先祷告自己的萨满神,并呼请所供奉的动物神附在自己身上。当萨满进入一种昏迷状态时,就说明动物神已经附在萨满身上了。萨满也借此机会与附身的动物神对话,了解并掌握附在病人身上的恶魔或恶神是什么,其威力究竟有多大,然后才能采取战胜恶魔,恶神的有效措施。其实,萨满所祈请的诸神,包括他的萨满神和祖先神均通过萨满神位而降临,并帮助他与病魔搏斗。同时,在暂勒们的击鼓配合下,萨满跳神舞、唱神歌以及拿起神矛左右厮杀等行为都是为了战胜病魔、驱赶作崇的恶神。如果此法不灵,萨满就采取更为残忍的办法,即脱光衣服,或用矛、或用利剑戳自己的手臂和肚皮;或用利刀割自己的皮肉;或用烧红的铁器烧烙自己的身体等等。上述种种残忍的行为完全是为了恐吓附在病人身上的恶魔或恶神,使它们受不住过份刺激而逃之天天。对于萨满本身来说,这是最为无奈的治疗办法,采取这种治疗往往使病人忍受不住折磨而死亡。

 萨满在为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除了点香求神外,还要裁剪符纸和送逐之物,到晚上要举行送逐仪式。萨满确定为重病者治疗时,首先要拉好巫尔虎(巫尔虎是指用彩色纸张剪成的人形、棱形、三角形的送逐物品),把治病的场所进行一番特殊的布置。拉巫尔虎,就是在屋里四角交叉拉线,交叉而成四截的线上均贴上固定数目的用彩色纸张剪成的人形、棱形、三角形的送逐之物;在拉线交叉的中间又围成一个正方形的的巫尔虎,称“围城”。送巫尔虎有三种,第一种巫尔虎是给伊散珠玛玛送的,驮于红马之背;第二种巫尔虎是给瘟神送的,驮于白牛之背;第三种巫尔虎是给痘神送的,驮于三岁羊之背。送逐仪式结束时,将所送的巫尔虎均焚烧在野外。

 萨满在送巫尔虎的过程中,又有一种叫“走盖色”的仪式,实际上,“走盖色”就在送逐仪式中。所谓“走盖色”就是在装草木灰的盆里插上固定数目的纸旗,并剪成各种纸花(萨满称“伊尔嘎里”)置于盆中。盆里插纸旗,也称“围城”;与屋里拉巫尔虎“围城”的性质相同。在屋里拉巫尔虎“围城”是为了驱赶各种恶神、恶魔。在某种意义上说,盆里插纸旗,也是浓缩了屋里拉巫尔虎围城的规模。不过根据不同恶神、恶魔作崇引起的病,“走盖色”用的盆和送逐的纸花也不同。要给佛、神送逐用的盆必须是白色的;要给阴间魂送逐用的盆必须是黑色的;要给狐仙之类送逐用的盆,必须是黄色的。在夜间举行“走盖包”仪式时,必须由专人将插好纸旗的盆送到野外,并把送逐用品烧掉。

 萨满除了为人跳神治病外,春秋两季也为牛录举行跳神仪式。春季跳神是为了消除邪气,祈求风调雨顺;秋季跳神是为了庆祝丰收,感谢所有神祇的恩惠。不管是春季跳神或是秋季跳神,都要给诸神或动物袢灵供祭绵羊(也有供猪的)。跳神仪式结束后,供祭的绵羊或猪肉让大家共餐一顿,然后把骨头拣出来,以备送逐之用。

 在十九世纪,随着喇嘛教的盛兴与生产力的发展,萨满教的职能也受到很大限制,其治病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由此而产生的“斗其”、“尔其”和“相同”等巫师却替代了萨满的部分职能,开始为人治病。“斗其”专治妖怪缠身的疾病;“尔其”专治儿童的天花病,“相同”专治由狐狸所致的病。尽管如此,“斗其”、“尔其”和“相同”的治病方式都与萨满治病的方式大同小异,终究跳不出萨满治病的范畴。

 五、萨满舞蹈与萨满歌

 萨满跳神的本身就是一种舞蹈化的形式。萨满在学萨满期间的跳神、上刀梯时的跳神以及萨满为牛录春秋跳神和为人治病时的跳神均为萨满舞蹈。萨满穿着神衣,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额姆琴(神鼓),唱神歌、跳神舞。跳神舞时,萨满头上的头铃、腰间的铜铃、手上的额姆琴神鼓,随着各种舞蹈动作的变化而发出各种不同节奏的声响,以加强舞蹈的神秘气氛。萨满的跳神舞蹈,以脚上的舞步与敲击额姆琴神鼓的各种动作紧密配合,其基本动作有:扭动腰部左右甩响铃、踏着鼓点节奏蹉步前进、额姆琴神鼓在胸前上下翻飞、左脚垫步右脚前后挪拉、原地碎步正反旋转、空中大跳转、手甩额姆琴跳踩踏舞步等。在萨满跳神舞的整个过程中,额姆琴神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额姆琴鼓点伴奏便没有跳神的舞蹈。即使萨满拿着神矛跳神,也离不开哲勒们的额姆琴鼓点伴奏。因此,也有人称萨满舞为额姆琴鼓舞,每场跳神舞均以鼓起鼓收。起鼓常是慢渐快,由弱渐强,最后达到高潮。另外,跳神舞的情绪变化主要依赖于额姆琴鼓点的快慢强弱和高低音色的变化。可以这么说,鼓点的快慢强弱变化是节奏和节拍的生命,鼓声的高低音色变化是感情与旋律的灵魂。因此,鼓点鼓声本身就是独立性很强的音乐。

 综观锡伯族萨满教活动中的跳神舞,其动作形象鲜明,气氛热烈粗犷,跳神舞的每个细小的动作中不仅包含着深沉的情绪与内在强硬的气质,而且惟妙惟肖地把驱逐妖魔鬼怪的种种情态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在锡伯族萨满的跳神舞里,有几种舞蹈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如模仿猎人追逐野兽的动作和模仿与妖魔鬼怪拚杀的动作,这都与古代锡伯族先民的狩猎有密切相关。大约在十六世纪以前,锡伯族先民主要活动于大兴安岭及呼伦贝尔草原,以狩猎、游牧为生,史籍上称之为“打牲部落”。那时,锡伯族先民出猎前要举行仪式,求神保佑他们生命安全、满载而归。狩猎归来,他们聚在一起,敲击木棒、石片和兽皮鼓,即兴地呼号着,跳起模仿动物或猎捕动物的动作,以示庆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的拓宽,最初的舞蹈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得到丰富,以至成为寓意深刻的萨满舞。

 除了上述萨满舞外,还有内容丰富的萨满歌。在一般情况下,萨满舞和萨满歌是同时进行的。因为,萨满在举行什么仪式或为人治病时,必须经过请神附体的过程,所谓请神附体,就是萨满进入“昏迷”状态,而请神时的主要形式便是唱神歌和跳神舞。所以,唱神歌(萨满歌)与跳神舞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萨满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曲调也多种多样。目前已搜集到的有《艾辛哈准》、《嚯里色》、《扎嘿也、朱嘿也》、《杭阿尔常阿尔》、《阿儿坦库哩》、《吾亚拉伊也》、《索哩仰克》、《托斯别久别》、《东布尔东布尔》、《额聂克尼》、《阿勒孙多罗》、《亚嘎伊格》、《霍博里格霍博里》等二十多种。

《艾辛哈准》:萨满一旦举行什么仪式或为人治病,便穿着神衣、腰系哈准、敲击额姆琴神鼓、吟唱神歌。这是一首由哲勒们的额姆琴鼓点伴奏下,萨满边跳边演唱的歌曲。

 歌曲内容:围上花色的神裙/披挂金色的腰铃/戴上萨满神帽/佩上银色的铜镜/敲击额姆琴神鼓/环绕方正的场地/为谁而跳神不止/为那个年份的病人......为那个属相的病人/祈求伊散珠玛玛/将那缠身的病魔/驱赶到遥远的天涯/为驱散郁结的邪气/换回病人的原貌/ 借着神灵的威力/萨满我诚心祷告!

《扎嘿也朱嘿也》:这是一部篇幅较长的萨满神歌。萨满为人跳神治病时,吟唱此歌,哀求众神灵附身相助。演唱的具体形式是,在一间屋里四角拉上巫尔虎、挂上剪纸的“分碑”,称“围城”。屋角里坐着一男一女,男的拿着火石,女的备好默克呐琴,当萨满坐在凳子上对着屋角唱一段后,男的以打火石,女的拨奏默克呐琴配合。每唱完一个段落后,便换一个屋角,如此反复进行。

 歌词内容:(众伴唱副歌)扎嘿也朱嘿也霍里/诨它哩/扎嘿也朱嘿也伊呐昆诨它哩。

(萨满唱)在屋里四角霍里诨它哩/传来铃铎之声伊呐昆诨这哩。

(众伴唱副歌)略

(萨满唱)聚精会神一听霍里诨它哩/不是铃铎之声伊呐昆诨这哩。

(众伴唱副歌)略

(萨满唱)在屋里四角霍里诨它哩/曲曲默克呐声音伊呐昆诨文哩。

(众伴唱副歌)略

(萨满唱)认真一听霍里诨它哩/不是默克呐的声音伊呐昆诨它哩。

(众伴唱副歌)略

(萨满唱)众萨满使唤的精灵们霍里诨它哩/相互争斗的声音伊呐昆诨它哩。

《嚯里色》:这是一首萨满招魂曲。萨满认为,人有三个魂。一是郭尔魂;二是萨奇斯;三是法英(即灵魂)。在睡眠状态下,其法英(灵魂)守在人体中,但郭尔诨和萨奇斯往往游荡在身体周围,只有醒来时才归原位。人一旦受惊吓或晕倒昏迷,就认为其郭尔诨和萨奇斯离开身体游荡野外难以附身。对此,萨满就为失魂的病人举行仪式,为其唤魂或招魂。

 歌词内容:(众唱)嚯里嚯里嚯色

(萨满唱)为把你的魂圈回来/萨满我诚心祈祷/为了那个属相的/萨满我祈求土地/这是你的家呀/父母都在你眼前/这是你的出生地/姑父姑母都在你身边/请听我的呼唤吧/瞅准香火的光亮/请听我的祷告吧/跟着送遂的巫尔虎/兄弟姐妹围着你呀/再不必胆惊受怕/为你赶跑了鸡犬/为你扫清了路道/众亲戚保护你呀/不要辜负他们的心愿/平安的跟上来吧/平安的跟上来吧!

(萨满问)来了吗?

(众回答)来啦!

(萨满每唱一句,众人便伴唱一句副歌)

《吾亚拉伊也》:“斗其歌”之一。凡是被称之为‘妖怪缠身’的疾病,经萨满破译诊断后,需由斗其来跳神治病,驱赶缠附在病人身上的妖怪。其具体形式是:在病人家院正中摆上车轮,伴唱队的青年们坐在车轮上。病人的亲属及牛录乡亲们将车轮围成一个大圆圈,让病人披头散发走入此圈内,斗其手拿麻绳鞭跟随病人之后,一边摇晃鞭子,一边触景生情演唱此歌。“斗其歌”有好多种曲调,引唱哪种曲调,伴唱队的人就配唱哪种曲调的副歌,斗其就根据哪种曲调即兴编词演唱。

 歌词内容:(副歌)吾亚拉伊也霍约罗伊也/吾亚尔纳达伊也霍约罗伊也。

(斗其唱);伊也接下来伊也/该我上伊也/叫它乖乖地伊也/缩回去伊也。

(副歌)(略)

(斗其唱)伊也念咒呤诵伊也/祛邪的经文伊也/助威的人们伊也/给我伴唱伊也。

(副歌)(略)

(斗其唱)伊也要斗倒伊也/可恶的妖怪伊也/靠的是伊也/神祇的力量伊也。

(副歌)(略)

 这种驱赶妖怪的治病方式需要进行七天或九天才能完成。因此,斗其不能只限于一种曲调,根据时间的长短或治病的情况,要演唱好几种曲调,每种曲调都有不同的副歌和内容。如《托斯别久别》、《阿勒孙多罗》等等。斗其通过演唱不同的歌来感化病人、稳住病人的情绪;或用鞭子在空中甩响,使病人在奔跑中慢慢恢复记忆,达到治病的效果。最后,以《阿儿坦库哩》作为结束曲。这部篇幅较长的歌从中午唱到夜晚。然后用黄裱纸剪成的“巫尔虎”以及其它送逐用品送到野外烧化,至此,斗病魔的仪式才算全部结束。

《阿儿坦库哩》:斗其歌之一

 歌词内容:(众伴唱副歌)阿尔坦库哩特布特/阿尔特儿罕特布特

(斗其唱)特布特那南山的特布特/阴面坡上特布特/双双百灵特布特/正在对歌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聪明的格格特布特/请你听呀特布特/是否遭遇了特布特/愚蠢的妖魔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妈妈的格格特布特/怎么了呀特布特/难道忘记了特布特/撒娇的生活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在那个三间特布特/屋子里呀特布特/用你的巧手特布特/绣过花呀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坐在屋里特布特/织锦缎呀特布特/难道妖怪特布特/缠住了你吗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昏愦的妖魔特布特/不知好歹特布特/要用铃铛刺特布特/制服它呀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闺中的格格特布特/请你听听特布特/摆脱妖魔  特布特/让你快乐特布特!

(众伴唱副歌)略

(斗其唱)特布特可恶的那个特布特/通天鬼呀特布特/把你赶到特布特/无人的地方特布特!

《索哩仰克》:“尔其歌”之一。尔其在治疗儿童天花病时,也有几种演唱的曲调。此歌主要反映尔其为病孩儿求神保佑、祈求病魔早日离开人间的情景。

 歌词内容:(众伴唱副歌)索哩也索哩也索哩仰克/索哩也索哩也索哩仰克。

(尔其唱)索哩仰克正红旗的祖宗们索哩仰克?请您保佑病孩儿吧索哩仰克!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唱)索哩仰克虔诚的祈祷索哩仰克/只求您发慈悲索哩仰克!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唱)索哩仰克神圣的痘神奶奶索哩仰克/请赐给福禄吧也索哩仰克!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唱)索哩仰克请你宽恕吧索哩仰克/不孝子孙过错索哩仰克!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唱)索哩仰克为子孙的健康索哩仰克/宁愿磕头几百遍索哩仰克!

《额聂克尼》:“尔其歌”之一,这是一首由尔其主持“送瘟神”仪式时所呤唱的尔其歌。

 歌词内容:(众伴唱副歌)额聂克尼/额聂克尼额聂/额聂克尼额聂克尼。

(尔其唱)额聂克尼娘娘庙里额聂克尼/磕头祈求膜拜额聂克尼!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唱)额聂克尼福星降临人间额聂克尼/银光照射四方额聂克尼!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歌)额聂克尼引导排列的队伍额聂克尼/一起送往潭边额聂克尼!

(众伴唱副歌)略

(尔其歌)额聂克尼点香烧化纸人额聂克尼/把瘟神送上天额聂克尼!

 此外,还有属于“相同歌”的曲调,是专治由狐狸所致的疾病时吟唱的神歌。“相同歌”也有好多种,主要反映相同为人治病时的请神、求神等内容。凡是属于萨满范畴的神歌,其旋律调式上较为常见的有宫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曲式结构并不复杂,多为上下乐句或四乐句构成的单乐段,节拍以2/4、3/4等单拍为主,但也有混用的情况。此外也有3/8、4/8拍混用的歌曲。演唱形式上,由一人唱正歌、众人伴唱副歌的歌曲较多,也有一人演唱的歌曲。除了调式、节拍、旋律上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即节奏和唱法。这种铿锵有力的节奏正好加强了萨满等巫师与妖魔鬼怪作斗争时的气氛。当然,所有的萨满歌也并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气氛、一样的节奏,一部分歌曲因求神保佑、诉求神灵驱赶病魔等内容的限制,其旋律也显得低沉、悲哀。不过,这类歌曲的抒情意味较浓。尽管是情绪有别、气氛不同的萨满歌,在唱法上均采用“颤动”或“波浪”音调,使萨满神歌更富有神秘色彩。

(本文原载《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资料》第1辑,2002年)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