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伯语广播节目
察布查尔县的广播事业起始于1951年自治县委宣传部建立起来的收音站,当时负责转播中央、自治区广播电台的主要节目,当时就没有自办节目,只有国转播的功能。到1958年,该县的原收音站在县城架设了1公里的广播专线,同时利用电话线开通了县城至金泉公社(现爱新舍里镇)的广播。到1959年,以原收音站为基础,在县委大院建立起了广播站。从六十年代起开始编播本县内的自办节目,用汉、锡、维三种语言进行广播。到1964年,自治县广播站根据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自治区广播网的意见》,架设了县城到金泉公社(现爱新舍里镇)的广播专线。到1970年,县广播站与县邮电局合作,建立广播、电话传输网络,用广播载波技术,把广播节目传送到农村社、场领导机关所在地。从1976年起,县广播站开始建立独立的有线广播网络,先后开通了县城至东方红公社(今孙扎齐牛录乡)、种羊场、四乡、七乡、良繁场、团结公社(今琼博拉乡)等地,收听喇叭入户达9664只。
自从六十年代起,开始编播本地自办节目,就用锡、汉、维三种语言进行广播,唯独就是用锡伯语编播的节目有时多些,播出的时间也较长。自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广播线进一步延伸里程达147公里,成为伊犁州直当中普及广播网最早的县之一,也是自治县有线广播网发展的鼎盛时期。到1984年,县广播站升格为广播电视局,直至1988年,建立了调频广播电台,原来的有线广播专线均被拆除,以100W功率的发射机发送无线调频信号,用无线广播代替了有线广播。
2004年建立了音频工作站,广播节目以转播中央、自治区和伊犁州广播节目为主,自办播出节目有《察布查尔新闻》,它是每天播出15分钟,早为汉语,中午用锡伯语播出,晚上用维吾尔语广播。还有电视台的《箭乡党旗红》和《政法纵横》节目也在广播中播出。
二、锡伯语电视节目
自治县广播电视局于1990年建立了县电视录像转播台,发射功率1000W,覆盖了全县40%的面积和60%的人口。
从1994年起,县广播电视局着手建立有线电视网,到2005年底,县城里的入网户为2000户(现它已上划为自治区网络公司),有线电视光缆已延伸到孙扎齐牛录乡、米粮泉乡等地。1999年7月上马动工修建的广播电视综合楼于2003年竣工,并且此年还添置了两套射线性编辑系统,以及6部数码摄像机。2004年,电视节目主持人演播室也落成投入使用。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后,电视收视的覆盖率已达98%。
在近几年党和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氛围下,尤其是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导下,本县的广播电视业发展很快,播放内容在以转播中央台、自治区、自治州台的节目以外,逐渐地增加了自办节目的内容,如《察布查尔新闻》版面不断扩大,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本县的五大建设及民生、惠农或热难点问题,它是周一到周六播出,分别是一、三、五汉语播出,因本自治县使用本民族母语的人越来越少,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接受者越来越多,所以单独用锡伯语播出收视率较低,就有了不同与其他县市的特点。周二、四、六用锡伯语播出。其他栏目有《箭乡党旗红》《政法纵横》,其中《箭乡党旗红》每个月一期,每期为15分钟,用汉语播报,《政法纵横》半个月为一期,每期播出时间为15分钟。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强势媒体,它的功能在本县新闻事业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如察布查尔在线(http//www.cbcr.ccoo.cn)前身是察布查尔风情网,于1999年开始运作,后面改为察布查尔在线,是本县网络管理中心和城市中国(http//www.ccoo.cn)合作建设运营的城市门户网站。
察布查尔在线是一个集新闻、娱乐、旅游、时事、商业、服务等信息为一体的综合网站,它既是自治县本地公告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当地网民了解世界的窗口,又是外地人了解察布查尔的一个便捷通道,使当地与外部进行信息互动的速度变得大大提高。此外,还有察布查尔公众信息网,它集多种内容于一体,受到网民的普遍赞誉;还有《箭乡党建网》等,都是传递信息与网民互动的重要媒体。在网民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影响较大的还有个人网站锡伯人(http//www.sibewb.com),本站是一个非营利公益网站,创建于2004年,其宗旨是“学习、交流和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文学作品、音乐艺术、民俗风情、人物介绍,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在论坛栏内专门开辟了锡伯文化版块,分别设置了锡满语文、民族文学、民族音艺、民风民俗、人物介绍,民族历史等六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