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文化篇
>
沈阳市沈北新区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仇兴辉)
沈阳市沈北新区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仇兴辉)
发布时间:2023-04-16 15:30
231

 多年来沈阳市沈北新区重点打造锡伯族特色文化,2009年开始筹划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2010年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签属了共建协议,并以此为契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优势和现实工作基础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2009年7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同志就弘扬锡伯族文化问题做出重要批示;省、市民委,省、市文化部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都非常重视锡伯族文化,千方百计支持锡伯族文化的挖掘弘扬工作;沈北新区的领导对锡伯族文化更加重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都经常研究锡伯族文化的发展; 2010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时,对加强东西锡伯族文化交流,大力弘扬锡伯族文化又做了重要指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建设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保证。

(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沈北新区是沈阳市最典型的锡伯故里,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并称全国两大锡伯族聚居区。沈北新区的锡伯族人口近3万人,占全市的60%。锡伯族人口广泛分布于我区各个乡镇街道。其中人口超千人的有:新城子街道(锡伯族人口5075人),虎石台街道(锡伯族人口1413人),财落街道(锡伯族人口1751人),新城子乡(锡伯族人口2189人),道义街道(锡伯族人口1132人)和三个锡伯族乡镇。这三个乡镇分别为兴隆台(锡伯族人口3076人)、黄家(锡伯族人口3549)和石佛寺(锡伯族人口1504)。锡伯三乡的锡伯族人由于集中居住,锡伯族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个区域不仅有辽河,还有七星山、拉塔湖、石佛寺水库等自然景观,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理想之地。

(三)现实基础稳健扎实

 2004年,沈北新区投资近千万元修建了西迁广场和西迁纪念馆,使一批历史文物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在兴隆台锡伯族镇和黄家锡伯族乡分别新建了锡伯族学校,编写了锡伯族文字教材,锡伯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的教学已经开展十余年;兴隆台锡伯族学校建立了射箭基地,并被授予 “全国射箭项目重点学校”;创作了一大批锡伯族文艺作品,并获得好评。锡伯族歌舞《灯官秧歌》参加了第32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和第16届世界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原生态歌舞《喜剧妈妈的传说》获沈阳市“五个一工程”奖、辽宁省少数民族调演金奖、全国首届农民汇演“丰收杯”,并登上了2009年辽视春晚舞台。所有这一切,都为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护区创建有序推进

 一是争取到市社科院课题“锡伯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并与省社科院民俗所合作,对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涵、原则、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二是考察了闽南、徽州两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提出了我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步构想;三是结合纪念锡伯族西迁246周年,邀请辽、吉、黑、北京、新疆等地专家学者,举办了建立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题研讨会;四是与市文广局配合,成功挖掘申报了37项市级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4项已经申报为省级,1项为国家级;五是2010年沈北新区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政府,正式签订了共建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框架协议,市委曾维书记出席。

 二、近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为实质性推进保护区建设,我区成立了“锡伯族文化发展办公室”与文广局合署办公,统筹全区锡伯文化发展及保护区创建工作,并与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常态工作机制。

(二)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

 沈阳市委曾维书记对弘扬锡伯文化专题批示后,2011年我区积极配合省政协锡伯文化专题调研活动并参与调研报告的起草。省长和分管副省长就报告分别做出批示,要求省直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

(三)加强与新疆察布查尔的联系与合作

 锡伯办组建以来与察布查尔相关部门就共建保护区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并与乌鲁木齐锡伯语言学会、新疆锡伯嘎善文化发展中心加强联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2014年年初在各级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我区已经成功获批市级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一是两赴北京向文化部相关领导专题汇报,使“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荣登国三批名录,实现了沈北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零的突破;二是与市文化局、沈阳演艺集团共同创编、排演《遥远的察布查尔》;三是与沈师大签订共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协议。

(五)建设锡伯文化广场

 2011年9月30日,锡伯族文化广场在沈北新区建成并举行揭幕仪式。广场位于蒲河北岸,总面积5.4万平方米,由轴线景观区、中心广场区、滨水平台区三个区域组成;广场上图伯特雕像、锡伯之魂、城北送别、到达伊犁、梦回故乡五个主题雕塑再现了锡伯族西迁历史。 锡伯文化广场为保护区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建设锡伯族射箭馆

 近年来兴隆台锡伯族中学射箭队连创佳绩,现已获金牌40多枚,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射箭项目重点学校”。在此基础上,沈北新区在兴隆学校新建锡伯族射箭馆,建筑面积3708平米,投资1100万元,现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七)筹建锡伯族博物馆

 我区锡伯族博物馆建设项目已于2014年5月启动,预计2016年6月投入使用。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8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7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7232万元。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的集文物典藏、民俗展陈、学术交流、文献研究、民族联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国家级民族展馆。现外观设计已完成,开始土建施工。

(八)加强锡伯族文化研究

 一是制定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纲要》,就建设保护区的意义、原则、范围、格局、保护方式等提出了总体设想。二是参与省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非遗资源的商品化传承与保护”及《沈阳文化六十年·锡伯卷》撰写工作。三是组织力量编写了《沈北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老人·老事·老家》系列丛书和《锡伯族喜利妈妈资料汇编》等。

(九)进行多种形式的锡伯文化保护传承

 一是在全面普查基础上广泛收集锡伯文化实物充实区非遗展室。二是建立了兴隆台新民村锡伯族唱秧歌等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设立了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锡伯族抓嘎啦哈等23传承点。三是加强教育传承,《锡伯语速成读本》正式出版。四是与旅游联动传承,连续四年举办锡伯族民俗文化节。

(十)开展多种形式的锡伯族文化活动

 2011年 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7周年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2年举办“情系锡伯 舞动沈北”纪念西迁248周年文艺晚会,东北、西北锡伯族同胞同台献艺,集中展现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和神韵。我区与市民委、文化局、体育局连续六年举办“神州一歘”嘎拉哈节,已成为弘扬锡伯族文化的品牌。此项目已列入省少数民族比赛项目。2014年5月16日我区隆重举行纪念锡伯族西迁25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大型锡伯家庙祭祖仪式;锡伯族西迁250周年纪念大会和锡伯族博物馆启动仪式;锡伯族欻嘎啦哈邀请赛、射箭表演赛;沈北新区锡伯族图书首发式;“民族魂·中国梦”广场文艺晚会等。这对弘扬锡伯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特色民族文化,加快保护区建设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构想

(一)锡伯族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

 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事关锡伯族博物馆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工作。该项工作专业性较强、头绪纷繁复杂,现已迫在眉睫,应尽快抽调3—5名专职人员会同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并聘请文物鉴定专家成立文物征集小组,根据布展大纲等相关文件制定详细可行的《锡伯族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文物征集。征集的重点区域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沈阳市沈北新区和其他各地锡伯族聚居区。征集方法包含 协商转让、捐赠奖励、 商业购买、拍卖购买、有偿调拨、社会捐赠、复仿制等。通过征集,充实完善布展内容,增强锡伯族博物馆的丰厚底蕴和无限内涵,为锡伯族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发展、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

(二)特色艺术传承

 锡伯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但由于多种原因,沈北新区的锡伯族歌舞在民族特色方面不够鲜明。为了让锡伯民族歌舞艺术重新焕发光彩,沈北新区文广局拟聘请察布查尔锡伯族歌舞艺术人才3至5名,以沈北新区文化馆为基地创建沈北新区锡伯族艺术团,与各街道社区、学校联动,辐射全区,全面传承锡伯族歌舞艺术,重新激发锡伯族能歌善舞的潜能,使锡伯族歌舞艺术遍地开花,并积极创编锡伯族艺术精品,使之走出沈北,走向全国。

(三)锡伯族特色民族村寨建设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镇,这里人杰地灵,民族特色浓郁,素有“锡伯之乡”的称誉。我们拟选取兴隆台的新民社区和盘古台社区进行重点打造。

 新民社区位于兴隆台镇东部,现有人口1274人,其中锡伯族102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0.6%。盘古台社区位于兴隆台镇西部,现有人口1028人,锡伯族人口占80%以上。两个社区历史悠久,锡伯族人口密集,都是是兴隆台最为典型的锡伯族聚居社区,有着醇厚浓郁的锡伯民俗风情。拟将这两个社区打造为锡伯族特色民族村寨。具体措施为保护典型锡伯族民宅、对村落环境进行微改造、成立区镇社区三级联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在民居中建立非遗项目传承点、挂锡汉双语牌匾、积极培训各非遗项目传承人、恢复民族传统服装、成立社区锡伯族艺术团队、鼓励农户创建锡伯族饭庄、开发锡伯族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

 (四)历史文化抢救

 沈北新区文广局、锡伯办与沈北新区锡伯族研究会历时三载、倾力编写的《老人·老事·老家》系列丛书前三部已经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察县及各地锡伯族同胞的好评。我们将不负众望在此基础上,继续编辑整理出版《东北锡伯族老人口述史》和《沈阳锡伯族民间故事集》。趁一些锡伯老人仍然健在,积极抢救一批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锡伯族文化资源。

 (五)非遗申报保护

 积极创造条件与新疆联合申报锡伯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沈北新区市级锡伯族非遗项目资源丰厚,现有37项,省级项目较少,现有4项,国家级项目仅有1项,即《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而察县现有国家级项目四个——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贝伦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刺绣。沈北与察县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只有两地联合,源流统一,非遗项目才是一块完璧。因此我们将积极向国家文化部申请两地联合申报保护传承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优秀民族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六)图伯特故居建设

 图伯特(1755~1823),是锡伯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历任西迁锡伯营总管、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是锡伯族第一位被皇帝亲自召见并绘图紫光阁的大臣。他倡议、主持、带领军民修筑完成察布查尔大渠,扩大了耕地,极大的改善了屯垦戍边锡伯军民的生活。

 据初步考证,图伯特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于沈北新区北鞑子营,即现今的沈北新区蒲河街道新岗社区。这无疑是我区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应尽快规划建设图伯特故居。这不仅是对民族英雄的爱戴和尊重,更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寄托深厚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对全面树立沈北新区“锡伯故里”的整体形象,打造沈北特色品牌文化,加快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