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文化篇
>
锡伯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安素)
锡伯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安素)
发布时间:2023-04-16 15:37
353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文物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为我县文化旅游城建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已登记归档的文物保护点共计有12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靖远寺、纳达齐牛录关帝庙、7处卡伦),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本文就锡伯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单位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寺

靖远寺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乡,是伊犁名寺之一。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远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原址在右翼镶白旗的五牛录佛嘎善(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八团医院)。嘉庆十二年(1807),察布查尔大渠修成,锡伯营八旗军民由佛嘎善相继迁至察布查尔大渠两岸定居,原靖远寺逐渐废弃。光绪十四年(1888年),锡伯军民在现址重建了靖远寺。

寺院占地面积8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7平方米,坐北朝南。院内建筑8座,对称分布。中轴线上有照壁、山门、四大天王殿、原有左右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和三世佛大殿,左右有东、西厢房,东有刘猛将军八蚱庙,整体建筑采用砖雕、木雕艺术,并配有彩绘、泥塑,是清代锡伯族寺庙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

靖远寺建成后,得到了清朝政府的重视。据史料记载,靖远寺的重大活动曾得到上至皇帝、理藩院,下至伊犁将军、领队大臣以及总管、佐领等的关心,“靖远寺”三字即为嘉庆皇帝亲笔所书。靖远寺新寺建成后,锡伯营领队大臣、总管等亲临主持仪式。

解放后,国家数次拨专款对靖远寺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现在的靖远寺,已焕然一新,成为伊犁察布查尔县锡伯族从东北西迁伊犁后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建筑工艺美术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著名旅游景观。

1985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拨款5万元维修围墙,1991年,自治区文物局拨款18万元进行维修,1995年7月,国家文物局拨专款60万元进行维修,1998年,自治区文物局拨款30万元进行维修,2000年,我县拨款70万元进行维修,2004年,自治区文物局拨款30万元进行维修(彩绘),2012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0万元进行维修,2013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00万元进行维修。到2013年,整体性维修工程基本结束。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哈边境线上的七处卡伦

卡伦,为满语,“瞭望、守卫”之意,是清代在新疆、蒙古、东北等边疆地区设置的吏番候望之所。卡伦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边疆地区的安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现有当年锡伯族官兵守卫过的7座卡伦遗址,2014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如下。

(一)洪纳海卡伦

洪纳海卡伦位于县城西南洪纳海河谷西侧的山谷中。平面呈方形,基本上坐北朝南,南北长35、东西宽30.4米。夯土筑,夯层厚20厘米,各层之间夹碎草。墙厚1.2米,上有女墙,墙体保存最高处通高3.6米。门朝南开,宽4.2米,四角均有角楼,仅西南角楼保存较好。北墙仅存低矮的墙垣,东、西、南三墙不同程度坍塌。洪纳海卡伦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洪纳海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区域。

(二)吐库尔浑卡伦

吐库尔浑卡伦位于县城西南洪纳海沟西侧的低山区。卡伦基本上坐北朝南。南北长36.4、东西33.8,墙垣残损,最高处1米多,墙底部最宽处1.5米。门残宽3米。围墙内西侧和东南侧都有小开间的房屋残墙,较低矮。吐库尔浑卡伦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吐库尔浑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的区域。

(三)多兰图卡伦

多兰图卡伦位于县城西南洪纳海沟西侧的倾斜平原上。平面呈方形,夯土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南北长31.5米,东西宽27米,墙厚1.3米,高约2.7米。门朝南开,门宽3.5米,四角设角楼,边长2.2~2.8米不等。多兰图卡伦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多兰图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的区域。

(四)阿布散特尔卡伦

阿布散特尔卡伦位于县城西洪纳海沟西侧约5公里的倾斜平原上。平原呈方形,夯土建筑,仅存墙垣,保存大体完整。南北长34.4米,东西宽31.6米,墙上窄下宽,厚0.6-1.3米,墙最高处约4米,四角有角楼,边长2~3米。卡伦门朝南,宽2. 9米,门有廊,长4.3米。阿布散特尔卡伦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 

2013年5月,阿布散特尔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的区域。

(五)梧桐孜卡伦

梧桐孜卡伦位于察布查尔县67团7连西侧开阔的农田间。卡伦坐北朝南,平面基本方形,南北28、东西28.5米,墙夯筑,厚1.5米,上窄下宽,上有女墙,女墙厚0.5米,墙最高处通高3.6米。四周有角楼,西北角楼保存最好,角楼边长约2米。北墙上有瞭望孔。门坍塌,残宽3.8米。梧桐孜卡伦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梧桐孜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区域。

(六)头湖卡伦

头湖卡伦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以西约47公里处,伊犁河谷南岸荒芜的阶地平原上。平面呈方形,夯土建筑,残存墙垣,南北长26.2米、东西宽25米、墙厚1.7米、残墙最高处2.6米。门朝南开,门道残宽4.5米。建筑四角突出,为角楼残迹。东墙保存相对较好,余三墙均残。据载该卡伦构筑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头湖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区域。

(七)纳旦木卡伦

纳旦木卡伦卡伦位于察布查尔县城西、伊犁河谷南岸宽阔的阶地平原上。卡伦坐北朝南,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基本长方形,南北34.4、东西45.3米,墙夯筑,上窄下宽,厚约2米,最高处2.5米。四周有角楼。门坍塌,残宽约5米。纳旦木卡伦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锡伯营官兵驻守的重要卡伦之一,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

2013年5月,纳旦木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卡伦围墙以外250米。

控制地带: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向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的区域。

2011——2015年,在“农历四一八”西迁节到来之际,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纳旦木连续举行隆重的卡伦祭拜仪式,缅怀当年锡伯族官兵守卫祖国西边境的丰功伟绩。在每一次的祭拜仪式上,都有来自新疆和全国各地的上千名锡伯族同胞参加。

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卡达齐牛录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纳达齐牛录村图公北街,北依旧城垣,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94年由当地居民集资,进行了一次轻度维修。关帝庙于1996年办理了文物使用土地证,确立其保护范围为5400平方米;1998年建立保护标志。1999年被告列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系土木结构单体建筑,庙内供关帝半坐像,左、右两则塑关平、周仓像(均已毁),塑像背后及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壁画,清晰可辨,正殿东西两壁上,绘制有《三国演义》壁画,各12幅,包含了“桃园含义”等三国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刻划生动,别有风格,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锡伯文说明。木柱横梁上则绘有锡伯族群众熟悉的“刘邦斩白蛇”等故事画面,以及“福、寿、松、鹿、竹、榆”等吉祥图案。其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匠艺人之手,充分展现了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壁画除一小部分略有损坏外,大部分尚完整。   

2013年5月,头湖卡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进行修缮,恢复原貌。

四、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察布查尔大渠龙口

察布查尔大渠龙口遗址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坎乡察布查尔麻扎村西北600米处。察布查尔大渠从察布查尔山口凿口,由伊犁河引水,向西横贯察县中部平原全境,尾至中哈边界处止,全长84千米。1802年﹙清嘉庆七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创议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凿渠,经过6年的艰辛劳动,于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挖成深一丈,宽一丈四,长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布哈”。大渠建成后,“辟田千倾,遂丰殖雄视”,万古荒原,顿成粮仓。原来居住在绰霍尔渠沿岸的八个牛录锡伯人,先后迁至察布查尔大渠南北两岸,按牛录筑城居住,开垦了7万余亩农田,以后逐年增多,至今察渠灌区仍为察布查尔县主要粮产区。

图伯特(1755—1823)是清代新疆锡伯族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锡伯族杰出的民族领袖。他于清朝嘉庆年间因创修察布查尔大渠而闻名遐迩,功垂千古。

图伯特,姓觉罗氏,小名图克善(锡伯语“牛犊”之意),乾隆二十年(1755)出生在盛京。在他十岁那年,即乾隆三十年(1765)随锡伯族西迁大军同家人一起依据伊犁,被编入伊犁锡伯驻防营正蓝旗(七牛录)。长大后披甲当差,历任领催、骁骑校、佐领、副总管,在副总管任上不到半年,即于嘉庆四年(1799)破例补放锡伯营总管。当时,锡伯营军民经过三十多年的生息,人口繁衍,原有耕地已不敷耕种,且土地严重碱化,粮食年年减产,生计日益穷困。同时,那时锡伯营戍边驻防任务又重,戎马倥惚,军令严厉,无暇顾及生产条件的改善。所以面临衣食都将难于保障的严峻困难,人们都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说什么的都有。其中相信乾隆皇帝许过的六十年期满后就可以返回东北故乡的诺言,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听天由命,消极等待的情绪很严重。面对日益严峻困境,图伯特以政治家的锐利眼光高瞻远瞩,以屯垦戍边的大业为重,安抚人心,力排众议,果断倡议,于1802年(清嘉庆七年)至1808年,历时七年带领锡伯军民豁出命地开挖出了一条长达100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引伊犁河水灌溉亘古荒野,开垦出近10万亩良田。察布查尔大地从此“瑞发呈祥,五谷飘香,八旗丰登,家家富裕,人人满足。”图伯特也因凿渠屯田有功,奉诏赴京引见,受到嘉庆皇帝的嘉奖,并破例恩准他回原籍盛京探亲,祭扫祖坟,树碑表功。

图伯特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奠定了新疆锡伯族人民屯垦戍边的大业,为他们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为边疆屯田事业的巩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他继续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后因腿疾休致,返回家乡,享年六十又九终。

大西迁和察布查尔大渠完美地构成锡伯军民屯垦戍边的壮美画卷和,孕育出不辱使命、精忠报国、前赴后继、与时俱进的西迁精神。

 

2023年04月16日